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市“十一五”科技规划重大专项(07YTYB959SF-020)

作品数:15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雅欧阳凌云黄晓波杨雷王宾友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十一五”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代谢
  • 6篇尿酸
  • 6篇老年
  • 5篇代谢异常
  • 5篇中老年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压
  • 4篇血症
  • 4篇血脂
  • 4篇中老年人
  • 4篇酸血症
  • 4篇糖代谢
  • 4篇糖代谢异常
  • 4篇尿酸血症
  • 4篇老年人群
  • 4篇高血压
  • 4篇高尿酸
  • 4篇高尿酸血症
  • 3篇血尿酸

机构

  • 15篇成都市第二人...
  • 5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四川省第二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刘雅
  • 11篇欧阳凌云
  • 9篇黄晓波
  • 8篇杨雷
  • 5篇何萍
  • 5篇王宾友
  • 4篇易延静
  • 3篇钟宏
  • 2篇刘剑雄
  • 2篇胡咏梅
  • 2篇李芳
  • 2篇黄小波
  • 2篇魏东
  • 2篇马艳
  • 2篇曾伟
  • 2篇李向红
  • 1篇郑庆昆
  • 1篇李秀钧
  • 1篇田浩明
  • 1篇张云兰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2篇四川中医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糖脂代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年龄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糖脂代谢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受损、单纯性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和低HDL-C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老龄、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和HDL升高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其中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结论:高尿酸血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都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糖尿病和血脂紊乱。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干预,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杨雷王宾友刘雅何萍黄晓波欧阳凌云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血脂紊乱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杨雷王宾友刘雅何萍黄晓波欧阳凌云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代谢异常中老年人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片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城乡地区40-79岁中老年居民5 240例,经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血压、血糖测量及资料收集,了解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城乡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2.5%,标化患病率为11.5%。城市居民患病率12.4%,农村居民患病率13.2%(P=0.47);男性患病率12.7%,女性患病率12.4%(P=0.8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超重或肥胖(女性包括腹型肥胖)、兄弟姐妹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酯血症、多次分娩(女性)、绝经(女性)使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增加(P均〈0.05),较高的文化程度使男性患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减小(P〈0.05);适度运动使女性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的的风险减小(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与年龄密切相关。中老年高血压前期合并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防治控制应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控制腰围及体重、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入手。
罗晓佳吕政兵洪必荧黄晓波胡咏梅刘剑雄刘雅彭顺蓉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影响因素
2008年成都地区40~79岁常住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糖代谢异常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8年4月至11月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大社区的40~79岁居民,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危险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总人数为520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8.0%(936/5205),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为40.6%(380/936),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为59.4%(556/936).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和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2.5%(128/5205)、20.1%(1048/5205)和22.6%(1176/5205).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56、1.689、0.320、0.115,均P>0.05);糖耐量受损、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X^2值分别为105.0、107.0、258.0,均P<0.05);但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X^2=1.9,P>0.05).而男性,城市人口,体质量、舒张压、甘油三酯和尿酸升高为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腰围增大,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为成都市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有一半以上为新发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欧阳凌云刘雅黄斌黄晓波李秀钧曾伟田浩明冉兴无魏东梁松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前期血尿酸测定的研究及中医护理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mmHg)血尿酸(UA)在不同性别中的变化。方法:调查观察组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880例,对照组为正常血压者1396例,测试其血UA水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血UA水平在观察组中老年高血压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294.91±80.57):(277.06±73.37)mol/L,P=0.000]。高UA血症患病率在观察组为10.59%,高于对照组的7.89%,P=0.009有统计学差异。血UA水平在女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高UA血症患病率在女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2),男性组不明显(P〈0.05)。结论: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中老年高血压前期已有升高,血UA及高尿酸的患病率在女性中升高显著,而男性不明显。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中老年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干预,适时提供中医护理,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李向红杨雷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血尿酸中医护理
医院联合社区管理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联合管理模式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管理模式。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联合管理组(n=88)和常规管理组(n=92)。联合管理组每月接受医院专业医师的培训和社区医生定期的电话门诊随访,常规管理组接受社区医生常规糖尿病教育和跟踪随访。以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及血脂为主要评估指标,每半年评估一次,持续监测18个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改善(均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P=0.142)、总胆固醇(P=0.124)、甘油三酯(P=0.368)、低密度脂蛋白(P=0.241)。随访满一年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结论医院社区联合管理模式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糖尿病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张云兰刘雅欧阳凌云黄小波董晓薇
关键词:社区管理糖尿病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年龄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中的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SUA水平对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该人群SUA平均水平为(295.85±83.10)μmol/L,其中男性为(344.25±83.81)μmol/L,女性为(265.93±67.01)μmol/L;HUA总体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性为15.94%,女性为8.9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性SUA水平和HUA患病率在50岁以后逐渐升高,女性SUA水平和HUA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随SUA水平的增高,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SUA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SUA四分位最低层为对照,在第二、三、四分位层时患高血压症的OR值分别为1.27、1.60和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都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HUA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男性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SUA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SUA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尿酸干预对降低社区人群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意义。
靳红王宾友刘雅何萍黄晓波欧阳凌云
关键词:血尿酸高尿酸血症血压高血压
成都地区40~79岁常住人群糖代谢异常亚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40~79岁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GA)的发生与文化程度、收入、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利用2008年成都地区40~79岁常住人群GA流调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40~49岁(A组),50~59岁(B组)的正常对照(NC)组高于糖调节异常(IGR)组和糖尿病(DM)组(P<0.05);收入:A组的NC高于IGR,B组的NC高于IGR和DM(P<0.05),60~69岁(C组)DM的高于NC和IGR(P<0.05);BMI:四组NC均小于IGR和DM(P<0.05);WHR:A组和C组的NC小于IGR及DM,70~79岁(D组)的NC小于DM(P<0.05)。Logistic回归分析:GA的发生机会在A组和C组中随着WHR增加而升高,在B组和D组中随着BMI增加而升高。结论不同年龄段具有相应高危文化程度、收入、BMI和WHR因素的人群是GA筛查的重点。
李芳刘雅欧阳凌云黄晓波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文化BMIWHR
成都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尿酸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血尿酸(UA)在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变化,探讨血UA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中老年人群的资料,其中高血压前期人群1880例,正常血压者1395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人群及不同性别的血UA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及腰臀比的相关性。结果在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血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男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前期女性血UA及高尿酸的患病率升高显著,而男性不明显,高血压前期组血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是由于女性组的差异引起。血压、体重指数,尤其是腰臀比与中老年高血压前期的血UA水平密切相关。
杨雷王宾友刘雅何萍黄晓波易延静欧阳凌云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血尿酸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
成都市居民血脂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成都市40~79岁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流行情况,以对血脂异常的有效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6~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40~79岁5205例居民进行基线问卷调查、体检,并对其空腹血浆血脂进行检测。结果该人群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TC、LDL-C水平在50岁以后明显升高,女性较男性明显(P<0.05)。血脂异常总的患病率为20.24%,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HTG)、高胆固醇血症(HTC)、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HL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LHDL-C)分别为12.59%、4.89%、2.25%、9.95%,以HTG为主要类型。血脂异常与BMI、腹型肥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成都市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女性尤为突出。血脂异常以HTG为主要类型,BMI、腹型肥胖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血脂的监测。
马祥刘雅欧阳凌云黄小波
关键词:血脂血脂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