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科研基金(09HB09)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翔宇王玮吴柳林郑艺古春霞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现代传播媒介对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涵化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化的涵化与现代传播技术密不可分,现代传播媒介对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涵化是利弊共存。对待原生态艺术既要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传播、保护、传承,又要避免过度消费原生态艺术,使之失去原有的生境、内涵和精神诉求。文化涵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及多层次的交流,土家族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传播需要协调个性和共性、坚守与人文关怀并重。
- 古春霞
- 关键词:涵化
- 电视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策略——以恩施电视台《新闻六口茶》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的结果。方言传播是当下地方电视媒体本土化策略中引人注目的话语选择。方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策略决定了地方电视媒体的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
- 郑艺
- 关键词:主持人方言节目
- 地方电视媒体节目改版路径分析——以恩施电视台为例
- 2016年
-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电视媒体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媒体竞争和行业挑战,改版成为电视媒体发展中的常态。地方电视媒体的改版更多体现了在政策主导和市场助推的双向驱动下的应对姿态。
- 罗翔宇彭晨
- 关键词:地方电视媒体媒介融合
- 土家族民俗事象的影像书写与文化迷思——基于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的文本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人类进入媒介社会,电影为民俗事象通过影像叙事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但是,民俗事象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必然会受到电影叙事框架的影响和改变。植根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语境的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选取了"跳丧""哭嫁"等土家族民俗事象作为影像叙事的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地区电影的一种文化自觉,也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值得关注的影像文本。但从更大视阈来看,少数民族民俗事象与电影叙事的融合依然存在着基于不同价值逻辑的博弈与冲突。
- 罗翔宇彭晨
- 关键词:民俗事象影像
- 地方电视媒体法治报道的传播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媒介形态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但在互联网意识相对薄弱的山区和中老年群体中,电视仍然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在信息庞杂的现状下,出现了更多的信息盲区,法治知识的普及极具现实意义和实用性,电视法治节目能较好地推广法治知识,引导民众走出法治盲区,实现让民众知法、懂法的目标,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彭晨
-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
- 文化自觉:民族题材纪录片的价值选择
- 2016年
- 在现代媒介形态中,民族题材纪录片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播价值。然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题材纪录片深陷文化选择的精神迷思,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民族题材纪录片亟需重新思考其自身的精神价值,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实现文化自觉。深刻理解纪实与虚构的纪录理念,传播真实的原生态文化;凸显民族文化主体意识,打破他者思维藩篱;尊重民族文化,坚持正确的文化观是民族题材纪录片实现文化自觉的可行路径。
- 罗翔宇朱晶晶
-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选择
- 社会转型与晚报的本土化策略
- 2011年
- 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全面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也成为学界描述和阐释我国社会当下发展现实的重要关键词。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体的行为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总体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社会环境产生了根本的改变。
- 罗翔宇
-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本土化策略晚报媒介生态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