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0310)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胡英泽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地权
  • 5篇鱼鳞
  • 4篇清代
  • 2篇以太
  • 2篇滩地
  • 1篇灾荒
  • 1篇清代至民国
  • 1篇民国
  • 1篇环境史
  • 1篇黄河

机构

  • 5篇山西大学

作者

  • 5篇胡英泽

传媒

  • 2篇近代史研究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清代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清代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类型意义,由于河道变迁、土地形态转化、村庄迁徙、边界冲突、土地买卖等原因,村庄要应对滩地出没、地权转移、人的流动等不稳定因素,滩地制度的形成是生态环境、土地所有制、社会相互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鱼鳞册显示,沿河村庄形成严密的边界制度,田块位置及其地权性质利于维护地界。家户私有滩地地权分配不均,村庄公有、家户分耕的"份地"较为普遍。部分村庄的滩地鱼鳞册从清初一直延用至民国,反映了区域社会对滩地稳定有序的管理。
胡英泽
关键词:清代黄河滩地地权
灾荒与地权变化——清代至民国永济县小樊村黄河滩地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对清代至民国年间永济县沿河三村的四本黄河滩地鱼鳞册的研究表明,黄河泛滥并未导致农民因举债而转让、买卖土地,也未形成土地兼并的局面。光绪三年灾后,亡绝家户的私有滩地转化为各类公田,村庄公田所占份额明显增加。然而,相较灾前,以户为单位的地权分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称之为灾害与地权分配关系的"停滞说"。
胡英泽
关键词:环境史滩地灾荒地权
近代地权研究的资料、工具与方法——再论“关中模式”被引量:11
2011年
"关中模式"在资料匹配性、土地买卖频率、分析工具、区域社会特征认识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商榷。研究表明,有的地册只记载了村庄的某一田块,不能反映村庄整体的地权状况。另外,民国年间同地、同条件下的常田地权分配不均,和"关中模式"的特征不符。地册资料记载的土地买卖信息数量不全面,确定交易时间的上下限较困难,据此计算的土地买卖频率并不准确。利用吉尼系数进行地权分配研究存在局限性,吉尼系数高低并不能反映土地占有的具体状况。山、陕黄河沿岸区域社会特征的形成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外部压力所致,并不完全是由于村庄共同体束缚的内部压力。
胡英泽
关键词:地权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被引量:7
2012年
清代至民国鱼鳞册南北各地均有遗存,研究者对其开展地权研究,并和民国时期的地权状况作比较,推论出地域经济社会的长期特征,如"太湖模式"、"关中模式"等。新的研究表明,"太湖模式"运用鱼鳞册开展研究时,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数据统计等方面值得商榷。"太湖模式"所用苏州鱼鳞册业佃分写的形式难以断定是田底田面权的分离。从土地占有状况来看,清代前期苏州存在大地主应是事实。鱼鳞册是十分珍贵但又存在较大缺陷的地权研究资料,在鱼鳞册地权研究中,应高度重视对鱼鳞册的考辨及其关键概念的准确理解。
胡英泽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清代至民国鱼鳞册南北各地均有遗存,研究者对其开展地权研究,并和民国时期的地权状况作比较,推论出地域经济社会的长期特征,如"太湖模式""关中模式"等。新的研究表明,"太湖模式"运用鱼鳞册开展研究时,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数...
胡英泽
关键词:地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