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06000014)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潘明旺袁金凤张留成邢胜男张晓蕾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树脂
  • 5篇聚氨酯
  • 4篇水性
  • 4篇丙烯
  • 4篇丙烯酸
  • 4篇丙烯酸酯
  • 3篇乙烯
  • 3篇乳液
  • 3篇水性聚氨酯
  • 3篇氯乙烯
  • 3篇聚丙烯
  • 3篇聚丙烯酸
  • 3篇聚丙烯酸酯
  • 3篇复合树脂
  • 3篇改性
  • 3篇PVC
  • 2篇接枝
  • 2篇聚氯乙烯
  • 2篇共混
  • 2篇丙烯酸酯树脂

机构

  • 1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盛华化工...

作者

  • 13篇潘明旺
  • 9篇袁金凤
  • 7篇张留成
  • 4篇张晓蕾
  • 4篇邢胜男
  • 3篇刘栋杰
  • 2篇李景生
  • 2篇傅戚妹
  • 2篇刘仕沛
  • 1篇丁凤祥
  • 1篇王强
  • 1篇贾艳华
  • 1篇武佳韦
  • 1篇刘通
  • 1篇杨森
  • 1篇董伏强
  • 1篇袁媛
  • 1篇王会昌
  • 1篇徐倩
  • 1篇陈树东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塑料工业
  • 2篇中国塑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涂料工业
  • 1篇聚氯乙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链方式及扩链剂用量对PU/PVC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首先制备自乳化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然后以此为种子原位接枝共聚氯乙烯制备PU/PVC复合乳液树脂。通过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TA-2000热分析仪研究了扩链方式以及扩链剂用量对PU粒径及其分布、乳液PU的动态力学性能和PU/PVC复合树脂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时扩链所得到的PU乳液粒径较小,且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粒径逐渐增大;预聚时扩链,扩链剂用量较高时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预聚时扩链的PU/PVC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但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耐热性下降。
傅戚妹潘明旺袁金凤刘栋杰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扩链剂
P(BA-EHA)/PDCPA/PVC改性剂的合成与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传统的乳液聚合通过2步法合成了交联型核壳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其作为种子,进行氯乙烯乳液接枝聚合反应,得到了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复合粒子改性剂.通过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合粒子及其共混PVC材料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具有较清楚的核壳结构,粒径大小均匀;当复合粒子中共聚单体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DCPA)用量为5%、橡胶含量为3%时,改性PVC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最大值,是纯PVC的2.7倍.维卡软化点温度也有所提高,材料显示出良好的韧性.
邢胜男潘明旺张晓蕾李景生
关键词:DCPA聚氯乙烯改性
水性聚氨酯合成中的中和方式对PU/PVC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3000)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氢氧化钠(NaOH)和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同时,以PU为种子原位共聚氯乙烯,制备了PU/PVC复合树脂。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TA-2000热分析仪等手段对PU乳液和PU/PVC树脂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TEA为中和剂的乳液其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接枝后的复合树脂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不同的中和方式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采用NaOH中和时热稳定性较好。
刘栋杰潘明旺袁金凤刘仕沛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中和剂
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混合乳液(PU+PA)共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性能研究
2010年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混合乳液。在高压釜中以混合乳液为种子进行氯乙烯(VC)原位共聚,制备了(PU+PA)/PVC复合乳液树脂。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A-2000热分析仪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等手段对(PU+PA)/PVC复合树脂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耐热性较好的PA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树脂的抗缺口冲击强度。当PA/PU为4/6,聚醚分子量为3000时,(PU+PA)/PVC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
刘仕沛王会昌王强刘栋杰潘明旺
关键词:共混乳液复合树脂
非铵盐型PUA乳液接枝PVC复合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2008年
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合成混合单体。然后与丙烯酸丁酯(BA)反应,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以此为种子进行氯乙烯(VC)原位接枝乳液共聚,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PUA/PVC复合树脂。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力学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PUA/PVC乳胶粒的形态、乳液PUA动态力学性能以及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傅戚妹潘明旺袁金凤徐倩张留成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
分散聚合法制备粉末涂料用丙烯酸酯树脂被引量:4
2009年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丙烯酸丁酯量对共聚物微球形态的影响、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丙烯酸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和环氧值等物性;利用合成的丙烯酸酯树脂,配合适当的助剂,制备出加工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粉末涂料。
袁媛潘明旺袁金凤杨森张留成
关键词:分散聚合丙烯酸酯树脂粉末涂料
有机锡参与合成P(BA-EHA)/PVC及共混改性PVC的结构与性能
2007年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采用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为核层单体,与少量有机锡单体共聚制备了含有机锡的P(BA-EHA)胶乳,与氯乙烯(VC)乳液接枝共聚合成了P(BA-EHA)/PVC复合改性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考察了复合乳胶粒子和共混材料的形态结构、复合改性剂中有机锡含量对其共混改性PVC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复合粒子热稳定性的影响。DMA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橡胶相与PVC之间的相容性,P(BA-EHA)在PVC基体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均匀度,SEM照片显示共混材料缺口断面表现为优异的基体屈服型断裂韧性。
潘明旺邢胜男袁金凤张晓蕾张留成
关键词:有机锡PVC共混改性
聚氨酯改性聚氯乙烯复合乳液树脂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了自乳化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此为种子在高压釜中进行氯乙烯原位接枝共聚制备PU/PVC复合乳液树脂.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U对PU/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胶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U/PVC复合胶乳粒子具有较为清晰的规整核壳结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经PU改性的PVC复合材料的断面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
张晓蕾潘明旺邢胜男李景生
关键词:聚氨酯聚氯乙烯改性
SBA/PVC复合树脂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聚丙烯酸正丁酯(PBA)改性的丁苯(SBR)胶乳为种子乳液(SBA),通过乳液接枝共聚氯乙烯制备了SBA/PVC复合树脂.通过粒径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胶乳粒的粒径与形态,以及材料的形态结构.粒径分析表明PVC确实包覆在SBA上;TEM研究结果显示SBA/PVC胶乳粒子呈现明显的核壳结构,PBA加入可提高SBR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DMA分析表明SBA/PVC复合树脂在低温区呈现了一个宽而弱的转变峰,揭示了接枝过渡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交联剂和PBA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A含量较低时,SBA/PVC复合树脂就显示了优良的冲击性能,且SEM照片显示材料断面形貌为特征性韧性断裂.
武佳韦潘明旺袁金凤刘通张留成
关键词:种子乳液聚合核壳结构
P(nBA-co-St)接枝VC反应中的缓聚及复合物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丙烯酸正丁酯与苯乙烯共聚物P(nBA-co-St)胶乳为种子,通过乳液接枝共聚氯乙烯(VC)制备了P(nBA-co-St)/PVC复合树脂。粒径分析结果表明,PVC已成功地包覆在种子上,从透射电镜照片能清楚分辨出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文中合理解释了在该接枝共聚过程中显现的缓聚现象。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核层共聚物中PSt组分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在低温区的力学损耗峰逐渐移向高温方向,纯PnBA核因比PSt组分更易接枝VC,从而显著影响了复合树脂低温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试样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揭示,P(nBA-co-St)原位增韧PVC的机理源于基体的剪切屈服。
董伏强潘明旺袁金凤李志强张留成
关键词:苯丙胶乳增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