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20047)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郑永廷罗姗张彦江传月廖小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商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社会
  • 5篇文化
  • 4篇当代社会
  • 4篇主义
  • 3篇休闲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精神家园
  • 3篇精神文化
  • 3篇家园
  • 2篇代人
  • 2篇叙事
  • 2篇彰显
  • 2篇宗教
  • 2篇文化环境
  • 2篇现代人
  • 2篇教育
  • 2篇风标
  • 1篇党员
  • 1篇党员干部
  • 1篇休闲教育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商学院
  • 3篇东南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7篇郑永廷
  • 4篇罗姗
  • 3篇廖小琴
  • 3篇江传月
  • 3篇张彦
  • 2篇张宪
  • 2篇孙东屏
  • 2篇刘海春
  • 1篇宋翎
  • 1篇胡梅花
  • 1篇朱白薇
  • 1篇李隼

传媒

  • 2篇现代哲学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求索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岭南学刊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复印报刊资料...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休闲与国计民...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7
2012年
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生活体现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必须采取提高认识,关注精神生活;完善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发展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加强教育,提高精神生活的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罗姗
青年社会竞争适应阻碍与超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竞争广泛展开。青年是社会竞争的先锋队与突击队,同时也面临社会竞争适应阻碍。产生阻碍的原因有青年自身特点、社会竞争状况、西方文化影响等方面。克服阻碍、适应社会、实现超越,需要坚持增强主体性与提高社会化程度的统一、坚持自身全面发展与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统一、坚持转化竞争压力与获得精神动力的统一。
郑永廷胡梅花
关键词:青年社会竞争社会适应
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时代领引被引量:1
2011年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导致文化的扩张和文化全球化,出现文化的多元格局。多元文化并存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汇、交流与交锋并存。各民族文化为了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为了巩固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和维护相应的政治制度,势必会通过拓展文化发展的空间和文化的功能等途径来拒斥异质文化的渗透与扩张。但文化共存共荣的规律要求文化发展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发展。这是当前文化发展彰显出的多元时代特质,也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须把握这一新趋势,加强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导引,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廖小琴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多元化
论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的现象,表现为组织纪律松弛、工作怠惰、情绪消极。这会降低党和政府公信力,丧失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影响工作绩效,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的影响;主观原因是个人理想信念动摇、缺乏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学风不正、党性不强、私心杂念太重、危机意识淡化,组织和管理上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缺陷。克服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江传月李隼
关键词:党员干部精神懈怠
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维度与向度被引量:4
2012年
精神生活的维度是承载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途径;精神生活的向度是衡量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取向。精神生活的维度主要有实践(劳动)活动、环境条件、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家庭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度包括求真向善、求谊向和、求乐向美、求睦向亲。精神生活维度与向度的结合,就是精神生活基础与旨归的统一。
罗姗
关键词:维度向度
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努力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与精神家园被引量:23
2010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重大价值,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课题。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科技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是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经济、科技发展的根源、动因是从经济、科技自身去满足,还是要从人那里去寻找的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才能提供经济、科技发展的人文动力,孕育人的精神生活。
郑永廷罗姗
关键词:精神文化
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努力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与精神家园被引量:2
2010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重大价值,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课题。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科技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是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经济、科技发展的根源、动因是从经济、科技自身去满足,还是要从人那里去寻找的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才能提供经济、科技发展的人文动力,孕育人的精神生活。
郑永廷罗姗
关键词:精神文化
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在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除体现自身一般特性外,相比传统社会的精神生活,还具有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的鲜明特征。研究这些富有时代性的特征,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张彦郑永廷
关键词:当代社会
《圣经》“救赎戏剧”的现代叙事--从宗教文化角度探讨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旨趣被引量:1
2009年
马克思既非宗教研究学者,亦非《圣经》解经专家。但是,他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对宗教的批判,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罪性的反思与批判,其为迄今为止所有宗教思想家和批判家所无法企及的深刻性,恰好源自《圣经》对神—人关系的故事叙述。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序曲",把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研究,视为回归古典(犹太—基督宗教传统)的另一种启蒙;第二部分指出,马克思如何用现代的方式重新"叙述"《圣经》的"救赎戏剧";第三部分分析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渎神"与《圣经》的"敬神"之间的价值张力;第四部分从中国革命语境出发,简略考察《圣经》"救赎戏剧"的逻辑展开;第五部分"余音",用马克思和《圣经》都传达出人类对未来得救的期盼,回应"序曲"中对古典的回归。从犹太—基督宗教文化的角度,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与《圣经》的"救赎戏剧"叙事进行内在价值的比较,有助于推进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
张宪
关键词:《圣经》社会批判思想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精神生活建设被引量:2
2010年
和谐精神生活的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精神生活体现着人的独特性,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更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竞争和人们价值冲突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精神生活的建设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是建设丰富的、健康的、积极进步的、主动自觉的、和谐的精神生活。建设和谐精神生活必须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精神产品的质量;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修养方式。
宋翎江传月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