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03)

作品数:9 被引量:21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纪春李建新顾东风曹杰黄建凤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立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发病
  • 5篇队列研究
  • 4篇发病率
  • 4篇成年人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肥胖
  • 2篇血压
  • 2篇中国成年人
  • 2篇前瞻性队列
  • 2篇教育
  • 2篇教育水平
  • 2篇高血压
  • 2篇发病关系
  • 2篇成人
  • 1篇代谢综合征X
  • 1篇代谢综合征关...
  • 1篇胆固醇

机构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5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常熟市疾病预...
  • 1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金坛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心血管...

作者

  • 7篇陈纪春
  • 6篇曹杰
  • 6篇顾东风
  • 6篇李建新
  • 5篇俞玲
  • 5篇黄建凤
  • 4篇邓颖
  • 4篇李莹
  • 3篇刘小清
  • 3篇樊森
  • 3篇陈娜萦
  • 3篇赵连成
  • 2篇赵冬
  • 2篇解武祥
  • 2篇王淼
  • 2篇刘军
  • 2篇孙佳艺
  • 2篇刘静
  • 2篇王薇
  • 2篇齐玥

传媒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35~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及其可控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了解我国成人肥胖的发病率,并探讨肥胖相关可控危险因素.方法 以1998年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27 020名35 ~ 74岁成人的调查作为基线,进行平均7.9年的前瞻性随访,收集肥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标;以BMI (kg/m2) 24.0~27.9作为超重,≥28.0作为肥胖,分别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等基线相关因素后,计算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人肥胖年发病率为6.97‰,女性(7.74‰)高于男性(6.10‰),北方(9.29‰)高于南方(5.10‰),农村(7.28‰)高于城市(6.52‰),超重年发病率为24.83‰.多因素调整后,与高中(12年教育)以下学历人群相比,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肥胖发病风险降低18%;中等收入人群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低收入人群的1.28倍;与从事中-重度体力工作人员相比,从事轻度体力工作和非在岗(家务劳动和退休)人员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2%和63%;常饮牛奶和食用中等量水果,分别可以降低38%和19%的肥胖发病,而食用较多红肉可增加肥胖发病风险,常饮花茶者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不饮茶者的1.34倍.结论 我国35~ 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达6.97‰.为了预防与控制肥胖流行,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鼓励喝牛奶,适量食用水果,减少红肉的摄入和花茶的饮用,尤其是在低学历和中等收入人群中.
李建新樊森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郭东双阮连生顾东风
关键词:肥胖发病率可控危险因素
中国成人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以参加2000年~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15540名成人受试者作为基线,获得其每13看电视时间、身体活动情况和其他各项调查数据,2007年。2008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将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8174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807人,女性4367人。将研究对象按照看电视时间的长短分为0-1h/d组、1.1-2h/d组、2.1-4h/d组和〉4h/d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7.0年的随访(57541.0人年),共发生2型糖尿病548例。调整年龄、性别、南北方、城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和身体活动水平后,0-1b/d组、1.1~2h/d组、2.1-4h/d组和〉4h/d组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参照组)、1.12(0.90~1.40)、1.14(0.90~1.44)和1.62(1.14~2.29).将看电视时间作为连续性变量代入模型,结果显示,每13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h,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9.2%(95%可信区间:3.1%~15.7%)。结论:每日长时间看电视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为减少糖尿病发生,成年人应控制或减少看电视时间,尤其是每日超过4h的人群。
樊森陈纪春黄建凤李建新曹杰俞玲邓颖陈娜萦徐丽华胡一河李会仓井斌顾东风
关键词:看电视时间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
生活方式对中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型肥胖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调查我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影响.方法 2007-2008年,对1998年和2000年建立的两个队列中27 020名35 ~ 74岁成年人进行随访,收集腰围及生活方式等相关指标;以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80 cm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计算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基线相关变量(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及生活方式等)后,计算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年男性中心型肥胖(腰围≥90 cm)标化年发病率为2.19%,65岁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使用腰围≥85 cm和≥80 cm标准,女性中心型肥胖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2.64%和4.06%,更年期后(55 ~ 74岁)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调整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发病的相对风险较低[RR =0.84(95% CI:0.74 ~0.96)];中心型肥胖发病风险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与中-重度体力工作者相比,非在岗者(从事家务劳动和退休者)的发病风险较高[RR=1.17 (95% CI:1.01 ~ 1.36)];饮酒[RR=1.15(95%CI:1.01 ~ 1.32)]、饮花茶[RR=1.49(95%CI:1.28 ~ 1.72)]可以增加中心型肥胖的发病风险,而喝牛奶[RR =0.85(95% CI:0.74 ~0.97)]、饮红茶[RR =0.74(95% CI:0.58~0.95)]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结论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心型肥胖最有效的途径,应在全社会中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摒弃不良习惯,以遏制中心型肥胖的流行.
李建新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杨军杨小平顾东风
关键词:发病率中心型肥胖
以代谢综合征为标准探讨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性别差异合理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男女不同的高尿酸(UA)血症诊断标准在代谢综合征(MS)的早期检出和预防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利用通过整群抽样结合分层随机抽样建立的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人群中参加了2007年危险因素调查的5 740名研究对象的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将人群UA水平按238μmol/L、297μmol/L、357μmol/L和416μmol/L四个切点进行分层。UA水平在238-297μmol/L时,男性MS现患率高于女性(28.5%vs.22.9%,!2=5.739,P=0.017),在其他UA分层水平中男女两性MS现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UA水平〈238μmol/L的人群作参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UA水平在357-416μmol/L时的MS患病风险升高已经有统计学意义(OR=1.84,95%CI:1.20-2.83,P〈0.001)。女性中UA水平在297-357μmol/L时的MS患病风险增加开始有统计学显著性(OR=1.84,95%CI:1.44-2.37,P〈0.001)。在任意UA分层水平,男性MS患病风险均不低于女性。结论:男女不同的高UA血症诊断标准可能不利于男性人群MS的预防和控制。
王淼刘静王薇孙佳艺刘军齐玥秦兰萍解武祥王瑛赵冬
关键词:尿酸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性别
亚洲成人社会经济状况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估亚洲成人社会经济状况(SES)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Pubmed、Embase、Sino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时间截止到2014年9月16日,收集探讨亚洲地区成人SES的三个衡量指标(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与MS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应用Statal 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的研究22篇,共4231158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与受教育水平低者相比,中等和高等受教育水平者罹患MS的OR(95%CI)分别为0.82(O.76~0.90)和0.66(0.56~0.78);而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与MS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后,在男性中,与低收入者相比,中、高收入水平者罹患MS的OR(95%CI)分别为1.30(0.98~1.74)和1.44(1.15~1.81)。在女性中,与受教育水平低者相比,中等和高等受教育水平者罹患MS的OR(95%CI)分别为0.76(O.69~0.84)和0.52(0.38—0.71)。结论亚洲成人SES与MS患病风险有关联,受教育水平高的女性MS患病风险较低,收入水平高的男性MS患病风险较高。
何宏海冯宝玉张丁丁樊森王超黄辰刘芳超陈纪春
关键词:教育水平代谢综合征XMETA分析
中国成年人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国成年人群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为基线,于2007-2008年进行随访。调查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测定等,最终将12 784例35~74岁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按照受教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5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受教育水平与MS发病风险、基线吸烟和饮酒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8.1年,2 760例发生MS。多因素调整后,与未上学者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的MS发病风险逐渐降低,RR(95%CI)分别为0.93(0.79~1.10)、0.97(0.81~1.16)、0.72(0.59~0.87)和0.57(0.45~0.72),P趋势〈0.000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有吸烟、嗜烟酒习惯的OR(95%CI)分别为0.25(0.19~0.34)和0.34(0.22~0.5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成年人群中受教育程度低者的MS发病风险高,更有可能嗜烟酒,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何宏海陈纪春杨学礼黄建凤李莹李建新曹杰俞玲吴先萍陈娜萦张荣敏胡一河李会仓井斌顾东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队列研究
中国农村地区成年人体力活动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总体力活动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利用2007—2008年进行的中国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研究暨中国家庭健康研究(CIMIC)队列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体力活动、吸烟、饮酒、血压水平等信息,并于2012—2015年对该人群的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随访.研究纳入41457名18岁及以上基线无高血压个体.以代谢当量(MET)计算研究对象总体力活动并采用四分位数法分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总体力活动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5.8年,高血压新发病例共6780例,年发病率为2.80%.以总体力活动最低(QR1)组作为参照,总体力活动水平较低(QR2)、中等(QR3)和最高(QR4)组个体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降低,HR(95%CI)值分别为0.92(0.86~0.99)、0.72(0.67~0.77)和0.70(0.65~0.75)(P趋势〈0.001).在理想血压组[收缩压〈12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80mmHg]中,以总体力活动最低(QR1)组作为参照,QR2~QR4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降低,HR(95%CI)值分别为0.82(0.70~0.95)、0.73(0.63~0.85)和0.78(0.67~0.90)(P趋势=0.002).在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发病风险随体力活动水平升高而下降(P趋势〈0.001),体力活动水平QR2~QR4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HR(95%CI)值分别为0.94(0.87~1.01)、0.71(0.65~0.77)和0.66(0.61~0.71).结论随着体力活动总量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逐渐降低,且存在线性趋势;增加体力活动对于预防高血压发病具有保护性作用.
巩欣媛陈纪春李建新曹杰胡东生沈冲鲁向锋周正元刘振东杨学礼黄建萍陈恕凤顾东风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率队列研究
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特点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1992年,在多省市35 ~64岁人群中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并建立心血管病研究队列.2007年,在该队列人群中再次组织危险因素调查.2次调查资料均完整的调查对象共5 740名,对其血清TC进行分析.结果 (1)1992至2007年,平均TC水平男性从4.65 mmol/L增加到4.96 mmol/L,女性从4.40 mmol/L增加到5.35 mmol/L.高胆固醇患病率男性从5.1%(141/2 791)上升到8.5%(237/2 791),女性从4.9%(143/2949)上升到20.0%(590/2949).(2)在不同性别中,女性基线时35 ~44岁年龄段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95 mmol/L.在不同地区中,基线时TC平均值最低的农村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88 mmol/L.以1992年基线TC水平5分位切点分层,男女两性均是最低分位组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分别为0.93 mmol/L和1.45 mmol/L.(3)在2007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36.5% (302/827)来源于基线TC5.18~6.21 mmol/L人群,49.6%(41 0/827)来源于基线TC <5.18 mmol/L人群.结论 1992至2007年,队列人群平均TC水平男女两性均增高;农村以及基线TC水平最低分位组人群TC水平上升幅度最大.
王薇刘静王淼孙佳艺刘军齐玥解武祥赵冬
关键词:胆固醇队列研究流行病学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27.9kg/m2)和肥胖组(≥28.0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并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及其95%CI。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0.001)。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男性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值(95%CI)分别为0.78(0.64—0.95)、1.22(1.13~1.30)和1.28(1.16~1.42);女性分别为0.89(0.77~1.03)、1.16(1.09~1.23)和1.28(1.18~1.38)。结论我国超重和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防控。
冯宝玉陈纪春李莹黄建凤李建新赵连成曹杰刘小清黄辰邓颖阮连生郭东双俞玲陈娜萦杨睿海杨小平顾东风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体质指数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