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4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赵翠萍王海涛李志海曲延军屠泓为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定位
  • 2篇震源
  • 2篇双差地震定位...
  • 1篇地震矩
  • 1篇地震矩张量
  • 1篇地震矩张量反...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参数
  • 1篇断层
  • 1篇震源参数
  • 1篇震源机制
  • 1篇体波
  • 1篇中小地震
  • 1篇小地震
  • 1篇矩张量
  • 1篇矩张量反演
  • 1篇可靠性
  • 1篇可靠性分析

机构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3篇王海涛
  • 3篇赵翠萍
  • 2篇李志海
  • 1篇曲延军
  • 1篇罗国富
  • 1篇屠泓为

传媒

  • 2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3年新疆石河子5.4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发震断层与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石河子地震及其余震呈N40°E方向线性展布,与准噶尔南缘断裂近乎垂直;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15~30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15-25km。石河子5.4级地震震中位置为44.001395°N,85.872175°E,距离新疆地震局测得的震中位置仅1.2km,而距离宏观考察的震中位置约49km。分析重定位结果其震源机制解得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准噶尔南缘断裂,而不是宏观考察的以连哈比尔尕山断裂;节面Ⅰ是主破裂面,而且其走向与重定位地震序列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
李志海王海涛赵翠萍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地震序列发震构造震源机制
利用长周期体波反演2003年伽师6.8级地震及其前后中小地震矩张量被引量:2
2008年
选用了喀什和乌什两个数字地震台站所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对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6.8级强震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地震(2001~2004年发生的108个地震)的矩张量解进行了反演,计算出了其中67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及USGS给出的结果较一致。对结果分析发现:强震发生之前,中小地震分布比较分散,强震发生之后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在主震的周围;中小地震地震断层性质在强震发生之前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在强震发生之后以走滑和逆断层为主;强震之后该区域主要仍受着南面块体的近南北向水平挤压。
屠泓为王海涛赵翠萍罗国富
关键词:长周期体波地震矩张量反演可靠性分析
新疆北天山地区M_S≥2.0地震震源参数的重新测定被引量:19
2007年
基于新疆32个测震台站记录到的28701条P波和S波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重新测定新疆北天山地区(42.5°-45°N,82°~89°E)1988年4月至2003年6月间发生的1348次Ms≥2.0地震的震源位置。为尽量得到全部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本文结合双差地震定位法对资料的要求和所用资料情况,添加了437次1.5≤Ms〈2.0的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参与定位计算。重新定位后得到了1253次Ms≥2.0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占全部Ms≥2.0地震的93%,其中,Ms≥3.0的地震全部得到了重新定位结果,并对没有得到重新定位结果的95次2.0≤Ms〈3.0地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重新定位结果的1253次地震的均方根残差的平均值由重新定位前的0.83s降到0.14s,震源位置的测定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E—W方向平均为0.993km,在N—S方向上平均为1.10km,垂直方向平均为1.33km。分析重新定位结果得出,重新定位地震的震源深度较定位前有明显收敛,集中分布在5—35kin,94.3%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5—35km,68.2%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10~25km,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9km。
王海涛李志海赵翠萍曲延军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震源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