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142)

作品数:16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邵玲梁广坚陈雄伟段志芳杨婷娟更多>>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肇庆雅兰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活性
  • 4篇苋菜
  • 3篇性状
  • 3篇栽培
  • 3篇色型
  • 3篇天葵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种质
  • 3篇紫背天葵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濒危
  • 2篇地方品种资源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植物
  • 2篇品种资源
  • 2篇种质资源
  • 2篇巴戟天

机构

  • 16篇肇庆学院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肇庆雅兰芳农...

作者

  • 11篇邵玲
  • 4篇梁广坚
  • 3篇陈雄伟
  • 3篇段志芳
  • 2篇周澄
  • 2篇杨婷娟
  • 1篇徐锦海
  • 1篇梁霞
  • 1篇穆晓琨
  • 1篇李芸瑛
  • 1篇李赛男
  • 1篇梁廉
  • 1篇王空军
  • 1篇蔡瀚
  • 1篇谢丽菲
  • 1篇赵鑫
  • 1篇黄丽华
  • 1篇梁启丽
  • 1篇陈刚

传媒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药材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药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叶开唇兰两种栽培模式生长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对比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在广东肇庆地区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的生长情况,为筛选适合该区域的花叶开唇兰有效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花叶开唇兰组培苗为材料,连续两年秋冬季在广东肇庆地区的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进行花叶开唇兰种植试验,对比两种栽培模式下花叶开唇兰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色素含量、成活率、病虫害情况及生物量。【结果】两种栽培试验地的温湿度相近,但设施控湿大棚平均日光照度显著低于阔叶经济林下(P<0.05,下同)。花叶开唇兰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势明显,生长至180 d时,设施控湿大棚花叶开唇兰的株高、节数、叶数、总根数和根长分别高出阔叶经济林下栽培植株36.14%、21.50%、25.60%、105.81%和77.94%,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分别较阔叶经济林下植株高35.54%和169.05%;花叶开唇兰在阔叶经济林下的自然栽培模式易遭受虫害,种植180 d后的成活率仅41.12%,而设施控湿大棚的植株成活率为80.23%;阔叶经济林下植株的鲜重和干重显著低于设施控湿大棚下植株,但其单株折干率较高,为11.76%。【结论】花叶开唇兰种植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性状优于阔叶经济林下栽培。广东肇庆地区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ex Benth.)、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Nees et T.Nees)Blume]和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等组建的阔叶经济林下并不适宜种植花叶开唇兰。阔叶经济林下自然小气候环境变化大,植株易遭受自然气候和病虫害生物等胁迫。建议品种引入种植前,应依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慎重选择适宜的经济林下生态环境,合理设计栽培管护措施。
邵玲陈红阳潘启明黄淑容白钰彬
关键词:花叶开唇兰栽培模式病虫害
3种新型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16年
以查尔酮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反应得到双查尔酮类、查尔酮结构的黄酮醇类、查尔酮结构的黄酮类3种共8个查尔酮类衍生物化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证。比较了查尔酮类衍生物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活性及相对还原能力,并将效果较好的化合物应用于油脂中,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品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多数查尔酮类衍生物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双查尔酮类化合物2对油脂抗氧化作用较强,优于VC对照组。
段志芳樊美杉梁启丽
关键词:查尔酮衍生物抗氧化活性
广东淮山地方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品质比较及其产业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淮山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两用的温补食品。为促进广东淮山产业良性发展,主要介绍了广东各地方淮山品种资源、植物学形态及生长习性,各市县淮山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研究,淮山采后深加工研究,同时从当前淮山种质保护、产销加工和科学研究3个方面指出产业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产业发展方向,以期实现广东省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邵玲许圆弟李咏珊沈慧艳许露珍练志翔林培华
关键词:品种资源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栽培技术
南药巴戟天鲜品保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开发南药巴戟天鲜品的保藏技术,通过测定巴戟天的失重率、硬度值、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总黄酮的含量及肉质根感官性状的变化,系统评估了化学保藏和冻藏方法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生鲜巴戟天经牛蒡低聚果糖10 g/L+壳聚糖20 g/L常温贮存35 d后,其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保鲜处理,多糖含量维持在500μg/g(FW),总抗氧化能力达到48.22%,肉质根表观性状优于其他处理。鉴于巴戟天鲜品保藏期间易霉变,由牛蒡低聚果糖10 g/L+壳聚糖20 g/L+山梨酸钾0.50 g/L组成的优化配方对巴戟天鲜品有明显的保鲜效果,保藏期延长到60 d时,总黄酮含量仍维持92%。-18℃冻藏较易导致巴戟天肉质根褐变软化,多糖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下降,常用冻藏方式并不适用于生鲜巴戟天的有效保藏。
陈雄伟邵玲梁广坚
关键词:巴戟天鲜品保鲜技术保藏效果
两种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9
2019年
以红肉红皮(RP)和白肉红皮(WP)火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并对其粗提物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两种果皮红色素提纯物质的总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光谱法和HPLC-MS/MS联用法双重检测,火龙果果皮红色素为甜菜红素。W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色素最大得率为0.856%。R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30℃,色素最大得率为0.915%。RP以其纯化工艺流程获得的提纯物产量是WP的1.232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WP和RP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都有较强的总还原能力,但略低于V_C,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IC_(50)分别为1.15和0.95 mg/mL、5.95和4.57 mg/mL,两者对亚硝酸根(NO_2^-)最大清除率分别为22.90%和25.10%,红肉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的综合抗氧化能力优于白肉红皮品种。
张灵帮邵玲胡隼杨玉玲梁家嘉凌俊
关键词:火龙果果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甜菜红素抗氧化活性
保鲜巴戟天细菌和霉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了筛选对巴戟天有明显抑菌作用保鲜剂,对其表面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并对细菌、霉菌的种类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应用细菌和霉菌分类鉴定法。结果:经10 g牛蒡低聚果糖,20 g壳聚糖和0.5 g山梨酸钾的组合保鲜剂处理60 d后,巴戟天表面细菌总数为3.0×104cfu/g,霉菌总数为1.5×104cfu/g,保鲜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巴戟天表面常见的优势菌群分别为明串球菌属、气球菌属和青霉属。
谢丽菲王空军蔡瀚邵玲
关键词:巴戟天保鲜剂细菌霉菌
苋菜秋冬季种植生长生理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8种不同产地的苋菜品种为材料,在肇庆地区持续2年采用露地与设施大棚栽培的方式,探讨秋冬季苋菜的生长生理特性,为反季节高效优质栽培苋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地9~28°C温度变幅,明显抑制苋菜植株的正常生长。特选尖叶苋菜(TL)、新白苋菜(XL)品种的发芽率低于50%,各品种植株显著矮化,圆叶白苋菜(YL)、XL株高仅为5 cm左右。大棚栽培的各苋菜品种的发芽率、株高、叶长、叶宽、生物量明显优于露地的栽培方式。露地栽培显著提高苋菜叶中叶绿素SPAD值、苋菜红素、总酚和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为苋菜在本地区秋冬季试行种植提供了生理依据。红叶型苋菜品种对中度低温胁迫适应性更强, 3种次生代谢物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绿叶型品种。供试的8种苋菜品种中, YL、TL、XL品种并不适合在广东肇庆地区秋冬季节栽培。苋菜在当地的反季节栽培,建议采取设施大棚的种植方式,选用江西产地的圆叶红苋菜(YH)或广西产地的优选快大尖叶青苋菜(KL)品种,可达到较好的经济收益。
邵玲陈甜妹
关键词:苋菜反季节栽培
濒危植物紫背天葵种质离体保存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濒危植物紫背天葵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其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常规培养基6-BA与NAA组合并不利于紫背天葵离体种质的保存,保存90 d后存活率仅有5%。PP333抑制紫背天葵试管苗芽丛的分化,显著促进不定根的生成,保存180 d后,仅3.0 mg/L PP333存活率达到55%,种质在恢复生长时有变异现象。低浓度ABA(0.5~2.0 mg/L)具有抑制紫背天葵试管苗生长的作用,保存180 d后,试管苗存活率均为100%,且恢复培养时组培苗长势较好。1/2 MS培养基对紫背天葵试管苗保存效果最好,保存240 d后存活率仍高达85%,经恢复生长后,试管苗的增殖及其长势均优于其他处理,可确定为紫背天葵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方法。
邵玲卢夏玲陈芝敏
关键词:紫背天葵离体保存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濒危植物
苋菜红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红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苋菜红素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0(g/m L),同时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测定苋菜红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得到苋菜红素的含量为12.5%,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苋菜红素还原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苋菜红素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4.2%、17.3%和97.2%,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黄丽华李芸瑛穆晓琨邵玲
关键词:TRICOLOR提取纯化
含1,3,4-噁二唑啉苯氧乙氧基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被引量:4
2015年
7-羟基黄酮与过量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7-溴乙氧基黄酮,将其与水杨醛反应得到7-水杨醛乙氧基黄酮,然后与酰肼类化合物反应得到14个相应的含酰腙结构的苯氧乙氧基黄酮衍生物,该类化合物与乙酸酐作用分别得到三种类型的产物,其中有8个为含1,3,4-噁二唑啉杂环结构的苯氧乙氧基黄酮环合衍生物.用红外(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质谱(ESI-MS)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0.5 mg/m L浓度时,多数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抑制作用较弱,其中7-(2-对硝基苯甲酰腙基)-苯氧乙氧基黄酮(4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用与对照氯霉素相近.
段志芳邵玲
关键词:酰腙黄酮抗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