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60)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吴玉厚赵德宏张珂张丽秀王贺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机械工程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石材
  • 6篇主轴
  • 5篇电主轴
  • 5篇异型石材
  • 5篇加工中心
  • 4篇仿真
  • 3篇有限元
  • 3篇内圆
  • 3篇轴承
  • 2篇氮化
  • 2篇氮化硅
  • 2篇动力学分析
  • 2篇动态特性
  • 2篇氧化锆
  • 2篇预紧
  • 2篇预紧力
  • 2篇圆磨削
  • 2篇数控
  • 2篇数控加工
  • 2篇陶瓷

机构

  • 26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方重工集团...
  • 1篇沈阳机床(集...
  • 1篇沈阳新松机器...
  • 1篇徐工集团工程...

作者

  • 23篇吴玉厚
  • 10篇赵德宏
  • 9篇张珂
  • 7篇张丽秀
  • 5篇王贺
  • 5篇李颂华
  • 4篇陆峰
  • 2篇孙健
  • 2篇须颖
  • 2篇孙晶
  • 2篇肖楠
  • 2篇刘岩
  • 2篇张郊
  • 2篇王强
  • 1篇陆锋
  • 1篇石怀涛
  • 1篇杜鹃
  • 1篇片锦香
  • 1篇朱玉生
  • 1篇刘志学

传媒

  • 10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组合机床与自...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机电产品开发...
  • 2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机械传动
  • 1篇建筑机械化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氮化硅陶瓷内圆磨削加工表面形貌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氮化硅陶瓷在内圆磨削时不同的磨削参数:砂轮线速度(vs)、径向进给速度(f)、轴向振荡速度(fa)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氮化硅陶瓷试件进行内圆加工实验,进行了3因素的均匀实验.建立了氮化硅陶瓷内圆磨削的经验公式,利用Taylor-Hobson Surtroni25型接触式粗糙度仪对加工表面进行测量,得到不同磨削参数下的粗糙度;用日立S-4800冷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对加工表面进行观测,得到被磨试件的表面形貌图像.结果加工表面粗糙度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径向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轴向振荡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砂轮线速度对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大,粗糙度由0.340 1μm下降到0.295 0μm.结论明确了内圆磨削氮化硅陶瓷试件时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出了不同线速度下氮化硅陶瓷材料去除机理对其表面形貌产生的影响.
吴玉厚朱正杰王贺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表面形貌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在异型石材制品中的应用研究——CAD/CAM在立体人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石材是现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材料,简单石材制品设计和加工比较容易,但对于复杂异型石材制品还是很困难,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为复杂异型石材制品的加工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立体人像进行逆向建模、数控编程、仿真以及对刀具路径进行优化,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异型石材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TM50200)机床进行加工,提高了立体人像加工质量和效率;首次提出了立体人像的参数化建模技术,缩短了立体人像的建模时间,同时对于其他复杂异型制品的快速建模也有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吴玉厚刘岩肖楠张珂赵德宏
关键词:石材逆向工程五轴联动数控加工
双蜗轮蜗杆齿侧消隙传动机构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传统消隙机构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一种新型齿轮消隙传动机构。该机构运用一对对顶的蜗轮蜗杆与双齿轮消除齿侧背隙量。应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该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运用4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模拟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表明消除间隙后机构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增大系统的啮合阻尼可缩短振动衰减的时间,提高平均啮合刚度可减小系统的振动幅值。
周硕骏吴玉厚王卿源杜鹃赵德宏陆锋
关键词:啮合刚度
TBM刀盘回转驱动系统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MATLAB软件对刀盘回转液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建立了变量泵-定量马达系统的Simulink数学仿真模型,得到了其空载和负载条件下的流量特性曲线;对变量泵-变量马达系统进行仿真,得到了马达的压力特性曲线和排量特性曲线及变量泵压力和流量曲线。假定了6种工况条件,得到了刀盘转速与调节信号关系特性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系统压力、流量、功率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可以对预见到的工况条件下刀盘回转进行预测,对于提高设计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王贺吴玉厚孙健周鹏赵凯军
关键词:回转液压仿真
全陶瓷轴承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10000r/min的高速状态下,考虑了滚动体与套圈滚道的结构弹性变形与动态接触关系,求解角接触陶瓷球轴承接触应力和变形,分析动力稳定性。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高速陶瓷球轴承进行接触分析,对该轴承接触表面应力与变形的计算和仿真运动分析,绘制等效云图并将该轴承应用于高速主轴性能测试。基于ANSYS接触理论得出滚动接触体之间的相对滑动现象及其滚动体与套圈滚道相对运动关系,结果与已有的轴承运动的理论和实际情况相吻合。通过有限元计算模型表明对轴承的应力分布和动态响应是可行的,可以看出ANSYS对轴承的滚动接触理论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轴承动力学特性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吴玉厚朱玉生李颂华
关键词:ANSYS动力学分析
CVD复合涂层刀具在天然大理石切削中的磨损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CVD复合涂层刀具在天然石材加工中的磨损特性,探讨涂层刀具在石材加工中参数选择的合理性.方法使用CVD复合涂层刀具对天然大理石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利用测力仪测量出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切削力,分析不同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刀具磨损形貌,通过能谱分析刀具组成.结果CVD复合涂层刀具切削天然大理石过程中,切削力随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最大.刀具磨损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与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之间为非线性关系,进给速度高于2 000 mm/min时出现整体磨损,磨损量不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变化.结论 CVD复合涂层刀具铣削天然大理石时的磨损机理是:涂层和刀具基体的机械损耗去除(剥落和崩刃)、高温下的氧化磨损和粘结磨损.由于工件和刀具表面存在摩擦产生热量,刀具涂层发生粘结磨损,在周期性冲击力作用下造成后刀面涂层和基体的机械损耗去除,裸露的刀具基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磨损,其中机械损耗去除磨损和粘结磨损伴随整个刀具磨损过程.
吴玉厚闫广宇赵德宏陆峰张丽秀
关键词:切削力磨损量
轴承预紧力对陶瓷电主轴特性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170SD30SY无内圈陶瓷电主轴转子具有比重轻、耐磨、高弹性模量等优良的综合特性,对不同预紧力载荷下的主轴前端振动位移进行仿真分析;在ANSYS中求解因预紧力在轴承处摩擦产生的温升,并导入整个模型当中,研究整个温度场的分布;对轴承在不同预紧力工况下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分析;依据上述仿真和计算分析,并考虑合理的工况条件下选择合理的预紧力,在该预紧力下进行了振动和温升的实验测量,与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的正确性,从而证明选取预紧力的正确性。
张郊吴玉厚张丽秀李颂华
关键词:预紧力有限元振动使用寿命
双滚刀岩石综合试验台分析与破岩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双滚刀岩石试验台可以进行刀间距、贯入度等参数对滚刀破岩效率影响的试验,为掘进机刀盘滚刀的布置提供设计依据。设计了可调整刀间距的高速双滚刀岩石综合试验台并进行了受力和模态的有限元分析,并利用试验台对普通花岗岩进行了滚压试验。结果表明:经有限元分析试验台的应力小于制造材料的许用应力,分析了试验台振型及振动频率和振幅;岩石滚压试验表明试验台在强度和振动方面满足使用要求;通过普通花岗岩的破岩试验测得破岩力及支撑框架振动幅值,所设计的试验台滚压花岗岩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满足工程研究及使用。
王贺吴玉厚孙健赵凯军
关键词:掘进机破岩模态花岗岩
氮化硅套圈内圆磨削及回归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磨削工艺参数:砂轮的粒度、线速度(vs)、轴向振荡速(fa)和径向进给速度(fr)对氮化硅套圈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氮化硅陶瓷套圈内圆进行单因素磨削加工实验,进行了4因素的正交实验.利用Taylor-Hobson Surtronic25型接触式粗糙度仪测量被磨工件表面粗糙度,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回归方程.结果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由0.31μm下降到0.23μm.随着砂轮线速度的提高,被磨表面粗糙度由0.28μm升高到0.39μm,然后下降到0.33μm.砂轮轴向振荡速的提高,使被磨表面粗糙度波动变化.砂轮径向进给速度提高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明确了不同磨削参数对加工氮化硅陶瓷套圈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法,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氮化硅陶瓷套圈内表面粗糙度Ra的预测模型.
吴玉厚王强王贺张珂
关键词:氮化硅粗糙度
基于MATLAB的HTM50200异型石材车铣加工中心横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2014年
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异型石材车铣加工中心的横梁筋肋结构。对拓扑优化中的材料密度法(SIMP)作了深入分析,讨论惩罚因子对拓扑结构的影响,推导出设计变量(密度)的前后迭代公式。将该数学思想通过MATLAB实现,并应用于车铣加工中心横梁部件的纵、横截面的筋肋分布,根据截面形状建立横梁的三维模型。将以此模型为依据制造的实物应用于HTM50200异型石材车铣加工中心,其有限元分析与模态实验表明该横梁动态特性良好,说明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结构优化提供一种新思路。
穆璇张珂赵德宏吴玉厚
关键词:横梁拓扑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