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WLH45)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辛红娟宋子燕曾龙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被引量:8
- 2012年
-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大卫.霍克斯英译《红楼梦》文本中俗语所含蕴文化意象的英译。霍克斯从特定翻译目的出发,遵循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灵活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策略兼容并蓄,应对错综复杂的"文化意象错位"现象,为汉语俗语英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性批评理路。
- 辛红娟宋子燕
-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俗语文化意象英译
- 声气相求:古典诗歌翻译的“格式塔”解读被引量:3
- 2014年
-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揭示出知觉经验的完形性与整体性,为我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作为文学艺术客体,古典诗歌是各语言成分和美感因素的有机整体,具有超越于语言信息之外的整体意蕴,即"格式塔质",但在翻译中古诗格式塔质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将格式塔理论与古诗翻译译例相结合进行解读,可剖析格式塔理论及其整体原则、闭合原则、异质同构原则、图形与背景原则、接近原则等对古典诗歌翻译的适用性,有利于诗歌翻译中格式塔质的传递。
- 辛红娟覃远洲
- 关键词:古典诗歌翻译
- 汉语外来词音译回潮之文化剖析被引量:7
- 2012年
- 语言在同他族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从与之接触的语言文化中借用本族语言文化所缺少的东西,这种表达的空缺造成大量外来词的出现。日益剧增的外来词使得原有的词汇不能适应新的命名和表达的需要,汉语面临着命名的危机,音译词因而成为语言借贷行为种日益显露的"群体"。通过对汉语外来语中的音译词展开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音译词除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求吉心理,彰显本民族文化的"互文",也体现了对异质文化之"异"的认同和尊重。
- 辛红娟宋子燕
-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文化分析
- 格式塔意象再造:古诗英译意境美之道——以柳宗元《江雪》译本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格式塔意象再造"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模式,能够通过音、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实现对原诗意义及意境的再现。格式塔意象与古诗意境具有共性,译者需对原诗形成格式塔意象,再将其转换为译文语言。以许渊冲和Witter Bynner两者的《江雪》译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恰当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有助于古诗译作局部选词与整体意境相谐和,更有效地传达原诗意境之美。
- 辛红娟覃远洲
- 关键词:古诗英译
- 基于顺应论的中国特色新词英译剖析被引量:4
- 2013年
-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1](P1)指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最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新词尤其是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可谓是体现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镜子。本文运用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的顺应论来研究中国特色新词英译,首先阐释了顺应论的基本内容,接着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以及翻译中的困难进行了概括与探讨,最后根据顺应论剖析了直译、意译、音译及音译注释等具体翻译方法。
- 辛红娟曾龙华
- 关键词:顺应论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