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Y0043)

作品数:24 被引量:9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守森张小军李军李昌华洪景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静脉
  • 13篇静脉窦
  • 11篇窦血栓形成
  • 11篇静脉窦血栓
  • 10篇颅内
  • 10篇静脉窦血栓形...
  • 8篇血管
  • 6篇血栓
  • 6篇脑静脉
  • 5篇血栓形成
  • 5篇脑膜
  • 5篇内静脉
  • 5篇静脉血
  • 4篇动静脉
  • 4篇动静脉瘘
  • 4篇硬脑膜
  • 4篇颅内静脉
  • 4篇脑静脉窦
  • 3篇动脉
  • 3篇血流

机构

  • 20篇南京军区福州...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解放军第八五...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福鼎市医院

作者

  • 22篇王守森
  • 14篇张小军
  • 5篇李军
  • 3篇洪景芳
  • 3篇李昌华
  • 3篇王如密
  • 3篇荆俊杰
  • 3篇钟群
  • 2篇李世清
  • 2篇魏梁锋
  • 2篇赵清爽
  • 2篇余海林
  • 2篇叶景
  • 1篇林才厚
  • 1篇郑兆聪
  • 1篇赵琳
  • 1篇田君
  • 1篇高进喜
  • 1篇陈春美
  • 1篇薛亮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V与DSA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MRV对不同时期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例CVST患者,同期行MRV和DSA检查,将3D CE-MRV及2D TOF-MRV与DSA进行对比,探讨MRV对不同时期CVST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急性及亚急性期CVST,3D CE-MRV的诊断准确性优于2D TOF-MRV。对于慢性期CVST,两者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69.44%、98.15%和100%、89.47%;两者评价CVST治疗后再通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81.82%、71.88%和60.00%、100%。结论对急性及亚急性CVST,3D CE-MRV较2D TOF-MRV的诊断准确性高。对慢性期及再通后的CVST,宜同时行3D CE-MRV和2D TOF-MRV检查,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综合评价,必要时行DSA检查。
叶景张小军李军钟群洪景芳王守森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internal jugular vein throm-bosis,IJVT)是一种少见但有生命危险的血栓性疾病。1912年Long首先报道了1例扁桃体感染所致的IJVT[1],此后国外不断有散发病例描述。近年来,由于体外受精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不断增多,IJVT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3]。
余海林张小军王守森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颈内血栓性疾病生命危险散发病例耐药情况
以静脉窦血栓形成表现的白塞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30岁。因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10年4月30日入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2个月前为海上劳作时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就诊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因症状无缓解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1℃,意识清楚,颈部抵抗为胸骨上二横指。头部MRI平扫及增强示:上矢状窦内异常信号影,呈短T1、短T2信号(图1a、1b),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李军张小军王守森
关键词:神经白塞病
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新理念被引量:11
2015年
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r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血栓可起源于颅内静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可累及多部位、多血管,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成人发生率为(3-4)/1000000,儿童约7/1000000。尸体解剖发现.10%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原冈是CVST。CVST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性及获得性因素,
顾建军洪景芳王守森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抗凝溶栓血管内治疗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V研究进展
2011年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规影像诊断有一定难度。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技术。已逐步成为诊断CVST的主要影像手段;目前用于诊断CVST的主要成像序列有时间飞跃血流成像(time—of—flight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TOF—MRV)、
叶景张小军王守森钟群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脑静脉MRV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CVST血流成像
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内静脉狭窄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静脉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静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例颈内静脉狭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是血管内治疗的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1例行双侧颈内静脉支架成形术,2例行优势侧颈内静脉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脑静脉回流障碍症状均消失。结论应用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静脉狭窄是可行的,其短期疗效满意,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张小军王如密王守森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颅内压增高
上矢状窦结扎后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对兔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兔上矢状窦结扎后颅内压增高程度不同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9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结扎上矢状窦后1/3段及其皮层回流静脉,B、C、D组为在结扎基础上分别放置0.2、0.4、0.6ml硬膜外球囊,E组为假手术组;各组均再分为术后8、24、48h三亚组,每亚组6只。术后测定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术后48h,B、C和D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E组(P<0.05),A组与E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24、48h,D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然而,各组血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除血浆粘度以外,B、C和D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E组(P<0.05),A组与E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24、48h,D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兔上矢状窦结扎后颅内压增高可促发高凝状态的形成。
林才厚王守森张小军江一平陈春美
关键词:上矢状窦结扎术颅内压
窦汇区影像解剖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观察颅内窦汇(Torcular herophili,TH)区解剖及变异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未累及TH区结构的颅内脑膜瘤患者,以及21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行3D CE-MRV检查,再在VR工作站重建TH,观察其构成及引流特点。结果根据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直窦(Straight sinus,StS)和双侧横窦(Transverse sinus,TS)的吻合关系,TH区VR解剖形态分为3型:Ⅰ型18例,Ⅱ型15例,Ⅲ型33例。根据SS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7例,Ⅳ型5例。根据St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型7例,Ⅳ型18例。TS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25例,左侧为主9例,基本相等32例。结论 TH区解剖变异性较大,VR技术是观察TH区解剖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了解TH区的解剖和引流特点,对临床诊断及TH区手术有指导意义。
李世清王守森高进喜荆俊杰马明薛亮
关键词:窦汇三维重建虚拟现实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动脉、静脉窦途径注射尿激酶治疗上矢状窦(SSS)血栓形成,比较两种治疗的效果。方法清洁级青紫蓝大白兔48只,随机共分A、B、C三组,数目分别为24只、12只、1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36±0.27)kg。A组为对照组,B、C两组分别为经颈动脉、静脉窦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组。第一步用临时夹闭加促凝法制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动物模型,分别通过两种途径注射尿激酶治疗CVST,观察受累静脉窦血流速度、窦旁脑组织含水量、血流变等指标。结果经静脉窦途径治疗后脑组织含水量、基底静脉血流速度、血流变部分指标均与经动脉途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直接静脉窦途径溶栓优于经颈动脉途径溶栓。
汤恒心王守森张小军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动物模型介入溶栓脑组织含水量
颈内静脉血栓对颅内循环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血栓对颅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左侧颈内静脉血栓组(左侧组)、右侧颈内静脉血栓组(右侧组)、双侧颈内静脉血栓组(双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通过阻断血流、损伤血内膜并注入凝血酶建立血栓模型。行颈部彩超检查确认血栓模型建立成功,并测量血栓前后健侧颈内静脉直径。经TCD监测72 h内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术后1周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颅内静脉流出通道变化,处死后取患侧额叶脑组织做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右侧组术后即刻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加快(P<0.05),24 h达到最快(P<0.05),48 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DSA显示健侧颈内静脉是颅内静脉血主要流出通道;双侧组血栓后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同样在24 h达到最快(P<0.05),术后72 h时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DSA提示椎静脉丛作为隐藏的代偿通道开始显影;假手术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血栓对颅内动脉和静脉循环均有影响,可导致颅内静脉回流不畅,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会代偿性加快。
余海林王守森
关键词:颈内静脉血栓血流速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