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426)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伟杨丽芳俱西驰张欢张月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2篇12
  • 1篇心理发育
  • 1篇性别
  • 1篇嗅球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症
  • 1篇抑郁
  • 1篇饮食
  • 1篇饮食习惯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菌

机构

  • 8篇陕西省人民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伟
  • 5篇俱西驰
  • 5篇杨丽芳
  • 4篇张欢
  • 4篇张月芳
  • 3篇屈秋民
  • 3篇朱亚宁
  • 3篇宋文峰
  • 2篇答嵘
  • 2篇罗国刚
  • 1篇归巧娣
  • 1篇郭萌
  • 1篇金晨旺
  • 1篇董莉
  • 1篇赵婷婷
  • 1篇张明
  • 1篇马芳莲
  • 1篇杨志艳
  • 1篇陆亚红
  • 1篇吴谦

传媒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婴幼儿隔代抚养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分析比较136例隔代抚养儿及与其1:1配对的父母抚养儿在12月龄和24月龄的体格生长指标及“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数据。结果两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隔代抚养组语言能区评分低于父母抚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时,隔代抚养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等能区均落后于父母抚养组(P〈0.O5)。结论隔代抚养方式不利于婴幼儿神经心理行为的发育,祖辈和父母要加强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张月芳王伟朱亚宁杨丽芳张欢
关键词:隔代抚养婴幼儿发育商
年龄、性别及季节与西安市0~12岁儿童维生素D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及季节对西安市0~12岁儿童维生素D状态的影响,为本地区防治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 333例0~12岁西安市健康儿童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12岁儿童血清25-(OH)D总体水平为(31.69±17.07)ng/mL。1 333例儿童中,血清25-(OH)D充足618例(46.36%)、缺乏444例(33.31%)、不足组256例(19.20%)。不同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为(38.17±18.40)ng/mL,学龄组为(24.02±13.21)ng/mL,随着年龄增长,血清25-(OH)D水平降低。学龄组男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女童(P<0.05)。春、夏季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冬季(P<0.05)。冬季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西安市3~12岁儿童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应加强该年龄段儿童户外活动;必要时给予维生素D制剂干预。
王伟杨丽芳董莉张瑛张欢俱西驰陆亚红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临床分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PD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各55例,两组均测定空腹静脉血HCY值;PD组按Hoehn-Yahr(H-Y)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测定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3.23±4.6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属高HCY血症;PD组患者不同H-Y分期之间的血清HCY水平比较无等级相关性(rs=0.064,P>0.05);PD组患者中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及健康对照组间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HCY是PD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不能用来评定疾病严重程度,MoCA可较好地判定PD认知功能障碍。
俱西驰王伟屈秋民答嵘罗国刚赵婷婷宋文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陕西省2010-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0-2014年5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了解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分析2010-2014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因原因构成等相关因素。结果: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3.42‰降至8.8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演变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地点主要在医院,未接受死亡就诊的死亡儿童占9.64%-15.04%。结论:应加强孕产期检查以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先天异常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张月芳王伟杨丽芳朱亚宁张欢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数据收集
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儿童饮食及运动行为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及运动行为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西安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 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体重儿童1:1配对,回顾性分析两组2009至2012年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并对其饮食运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x^2=31.25,P<0.01)。2009至2012年,11~12岁儿童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男:F=34.67,P<0.001;女:F=13.24,P<0.001);②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喜吃甜食(x^2值分别为7.25、4.60,均P<0.05),进食速度快的人数多、睡前加餐人数多(x^2值分别为9.41、12.5,均P=0.01),每天喝奶量>500mL的人数多、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x^2值分别为15.98、18.81,均P<0.01);③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的活动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x^2=5.89,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x^2=7.09,P=0.01),而户外运动时间短(x^2=22.57,P<0.01)。BMI由正常发展为肥胖儿童,和由超重发展为肥胖儿童者在睡前加餐习惯、每天喝奶量、对甜食喜好的态度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睡前加餐、每天喝奶量大及喜吃甜食的正常儿童,较超重儿更易发展为肥胖儿童。
张月芳王伟王伟杨志艳杨丽芳杨丽芳俱西驰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饮食习惯
嗅球容积测定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嗅球容积变化,探讨嗅球容积测定用于早期PD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帕金森病病例组(PD组)及对照组各18例,测定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量表,进行Hoehn-Yahr分期;两组均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定嗅球容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组嗅球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90.9±15.68)mm3vs(131.2±24.53)mm3,P<0.001];PD组中左侧嗅球容积小于右侧嗅球容积[(41.4±10.05)mm3vs(46.5±11.49)mm3,P<0.01];正常对照组中两侧嗅球容积无差异[(65.1±13.02)mm3vs(66.3±12.94)mm3,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嗅球容积缩小,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可帮助诊断早期PD。
俱西驰王伟屈秋民张明吴谦罗国刚金晨旺宋文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
血清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抑郁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帕金森病抑郁(PD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帕金森病(PD)患者56例(其中PDD 23例,非PDD 33例),健康对照56人。测量每组血清BDNF水平。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PD患者进行抑郁评估,采用H-Y分级对PD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PD组血清BDNF水平(7.28±1.4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87±2.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1)。PDD组血清BDNF水平(4.95±1.33)ng/ml明显低于非PDD组(9.60±1.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不同抑郁程度的PDD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显示,重度PDD组血清BDNF水平最低。各PDD亚组之间的血清BDNF水平相比较分析有等级相关性(rs=-0.24,P<0.01)。结论PD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血清BDNF水平与PD抑郁程度呈负相关,BDNF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PDD的病理生理机制。
俱西驰王伟屈秋民答嵘李萍宋文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儿童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治疗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预防抗生素所致肠道不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儿科共60例患儿,对Hp阳性患儿使用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抗Hp菌治疗10天后,留取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分别称取患儿治疗前后的新鲜粪便1.0g,进行肠道菌群培养,鉴定肠道菌群的菌种,将其数量和检出率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杆菌在抗Hp感染治疗前后患儿肠道的检出率均为100%.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45~49.19,P<0.01),其余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酵母菌五类菌种治疗前后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值(B/E值)0.69±0.33,较治疗前1.18±0.44降低(t=7.715,P<0.05).结论 抗Hp感染治疗易引起患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菌群紊乱,患儿肠道定植抗力降低.故抗菌药物治疗Hp感染时须注意及时补充以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为主要成分的益生菌制剂.
张月芳马芳莲朱亚宁王伟杨丽芳归巧娣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旋菌感染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