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103)
- 作品数:8 被引量:90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诗玉马拯杨枫王同顺李海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被引量:43
- 2013年
- 本文借用"逻各斯"一词,意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内在理路问题。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许多无可回避的问题与挑战。为了在更大的空间里发挥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纳入到高校改革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框架中,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做出重大调整和转向。在"后阈值效应时代",建设"大学英语通识核心课程",能有效地践行教育教学理论,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认知的平台与空间,让其在"最佳发展区里"获得提高。而在通识教育的理念里,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扮演通过讲述西方经典文本,重新认识西方的重要力量。建设"大学英语通识核心课程",加强经典文本的研读,也可以帮助破解语言学习里阅读量太少、学习效率低下的难题。
- 杨枫吴诗玉
-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 移就与偏正式暗喻的区别特征和修辞特征
- 2017年
- 移就与偏正式暗喻的语法结构都为偏正式短语。移就的基本构式为:移词+的+本体;偏正式暗喻的基本构式为:本体+的+喻体。二者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移词"和偏正式暗喻"本体"上,二者的句法功能均是充当定语。区别特征包括词性、语义指向、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语法关系等。兼类词的产生使得二者更加难以区分。移就与偏正式暗喻的修辞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特定的修辞效果、特定的结构格式、特定的心理形成机制、适应主旨情景。
- 余伟
- 关键词:移就修辞特征
- 中国学习者外语故事理解中心理表征建构过程及管理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基于结构建造框架理论,通过两组实验,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在外语故事理解过程中心理表征的建构和管理的过程。实验发现:1)不管是对故事角色还是角色目标的表征,结构建造的两个机制——强化和抑制都在发挥着管理表征建构的作用;2)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工作记忆能力通过强化与抑制的调节作用,管理着心理表征的建构过程;3)在高级认知活动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工作记忆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优劣互补效应,在理解加工过程中呈现出"协调配合"的特点。因此,厘清故事内在的因果联系,保持对故事角色和角色目标的跟踪对于学生理解外语故事至关重要。
- 吴诗玉马拯
- 关键词:心理表征角色
- 外语学能和工作记忆对外语阅读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本研究以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学习者的外语学能和工作记忆对外语阅读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语学能和工作记忆都与外语阅读显著相关,外语学能和工作记忆也显著相关。分组结果显示,外语学能中的联想记忆能预测低水平组的阅读成绩,语法敏感度和工作记忆能预测高水平组的阅读成绩。本研究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马拯王同顺
- 关键词:外语学能工作记忆外语阅读
- 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内在理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介绍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概念构建的词汇语用过程,着重阐述3大研究范式对此的解释,即范畴涵括模型、词汇语用学解释以及Recanati的词汇阐释模型。隐喻理解加工既要应用已习得概念,又涉及新概念的构建,即临场概念,这是一个经词汇编码概念的"窄化"与"宽化"的语用调整结果。"宽化"使得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个或者更多的逻辑或者定义属性被"摒弃";"窄化"则相反,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些百科属性被"提升"为概念的逻辑或者内容组成成分。本文指出,"提升"与"摒弃"本质上是词汇焦点属性的激活问题,是认知机制即强化与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概念构建的3大研究范式对隐喻理解加工的洞察具有开创性。从概念构建入手研究隐喻的理解加工将打破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视隐喻为隐含比较的学术传统,学术动向值得关注。
- 吴诗玉杨枫
- 词汇歧义与双语语义发展的跨语言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心理语言学领域已有不少有关双语心理词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从两种语言的交互以及心理表征发展的角度研究词汇歧义现象。在将词汇歧义根据意义之间的联系度分为同形异义、隐喻多义和转喻多义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运用E-Prime软件呈现的翻译识别任务考察各类歧义词的语义表征与发展。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词汇歧义之间以及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汉译英方向和英译汉方向没有显著差异。根据Pavlenko(2009)提出的修正层级模型,我们结合实验结果探讨了歧义词的心理表征、双语语义表征的激活与抑制及其对歧义词习得的启示。
- 李海龙
- 关键词:歧义词语义发展
- 二语阅读中的“超读障碍”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在二语阅读中,超读障碍是一个常见却被忽视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尝试探讨"超读障碍"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读者的先备知识以及知识的策略性应用、认知机制包括工作记忆和抑制与强化机制等等,都是超读障碍形成的原因。而对二语阅读来说,超读障碍源于二语阅读中的"阈值效应",而它是读者语言水平与各种认知机制,如抑制机制、工作记忆能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既要强调二语阅读中的词汇及语法水平的影响,认识词汇习得中概念重构难题对二语理解及加工的影响,也要进一步认识"阈值效应"产生的认知心理本质。最后,文章提出,可以进行阅读策略培训,也可以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显性的词汇教学和语言产出的纠错练习来破解概念重构的难题,从而对二语阅读中的"超读障碍"进行干预。
- 吴诗玉
- 外语故事理解中的角色目标抑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本文以Gernsbacher的结构建造框架理论为依据,探讨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故事的理解加工。研究采用E-prime编程呈现实验材料,共进行受试内设计和受试间设计两组实验。结果发现:1)学习者使用抑制机制来清除无关信息的影响,对角色目标保持跟踪,从而理解故事中的因果路线;2)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对抑制效率发挥重要影响;3)学习者在进行角色目标抑制时,因外语水平和抑制机制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阈值效应"。
- 马拯吴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