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1102103)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冰李迎慧石晓路林一曼扈庆华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葡萄球菌
  • 7篇球菌
  • 7篇金黄色葡萄球...
  • 7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分型
  • 3篇电泳
  • 3篇熔解曲线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葡萄球菌肠毒...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肠毒素
  • 1篇毒素
  • 1篇毒素类
  • 1篇中毒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葡萄球菌蛋白...
  • 1篇位点

机构

  • 7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王冰
  • 5篇李迎慧
  • 5篇林一曼
  • 5篇石晓路
  • 4篇邱亚群
  • 4篇扈庆华
  • 3篇吴平芳
  • 3篇贺连华
  • 2篇黎桂莲
  • 1篇黄薇
  • 1篇王丽
  • 1篇张锦周
  • 1篇许舒乐
  • 1篇缪小平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熔解曲线分型可行性研究
2014年
目的建立多位点熔解曲线体系(Mutiple locus melting curve system,MLM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建立并应用多位点熔解曲线体系检测59株金葡菌,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作为金标准,评价MLMC方法应用与金葡菌食物中毒快速溯源的可行性。结果MLMC将59株金葡菌分为19个型别,包括11个流行克隆和8个散发克隆。PFGE将其分为15个型别,包括8组流行克隆和7个散发克隆。两者有13株金葡菌呈现不一致的分型结果,两种方法分型一致性为77.97%(46/59)。MLMC和PFGE的Simposn相关系数依次是0.92和0.87。结论结合流行病资料分析,认为MLMC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型能力、分辨力和合理性,同时操作简单快速,分辨率高于PFGE分型技术,可应用于金葡菌食物中毒的快速溯源和筛查。
王冰李迎慧扈庆华林一曼石晓路邱亚群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能引起食物中毒以及院内感染等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细菌分型技术是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手段,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方法主要有SCCmec分型、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Spa typing等,作者从技术原理、结果解释、方法学评价等角度对上述技术进行结算。同时,从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分辨力、数据比对等方面综合评价上述分型技术,认为PFGE具有较高的分辨力,适合对暴发疫情进行研究,MLST、MLVA适合对菌株的长期进化进行研究,Spa typing适合应用在常规监测中。
王冰缪小平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
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方法的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荧光PCR系列检测金葡菌肠毒素基因,评价3种金葡菌肠毒素测定方法。方法:对185株金葡菌野生株同时采用荧光PCR法、微孔板法和酶联荧光免疫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PCR系列体系其DNA灵敏度为1.34 ng/μl~2.80 ng/μl。以酶联荧光免疫法为金标准,185株金葡菌野生株中有124株产肠毒素,阳性率为67%;荧光PCR法的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87%;微孔板法(不分型)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89%;微孔板法(分型)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结论:酶联荧光免疫法的检出率最高,适合用于样品初筛。所研制的荧光PCR体系操作简单、特异性高,适用于菌株的分型鉴定。
王冰黎桂莲陈妙玲贺连华吴平芳林一曼扈庆华石晓路邱亚群李迎慧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快速溯源。方法根据文献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 VNTR 位点的相应引物,用于检测已知 PFGE 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中筛选出4个分辨力较高的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检测59株分离自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其批内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差(s)为0.03~0.05℃,批间重复性实验的 s 为0.04~0.06℃,日间重复性实验的 s 为0.04~0.06℃。同时,熔解曲线分子分型体系能将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19个型别,包括11个流行克隆和8个散发克隆,Sim-pon 相关系数为0.9164。结论建立的体系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快速溯源和筛查。
王冰李迎慧扈庆华林一曼石晓路邱亚群贺连华陈妙玲吴平芳许舒乐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熔解曲线分子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快速分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SYBR-Green荧光PCR体系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快速分型体系,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和食品风险监测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C、D、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SYBR-Green荧光PCR体系。应用该系列体系检测1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的肠毒素基因A~E型。结果建立的SYBR-Green荧光PCR系列体系其DNA灵敏度为1.34~2.80ng/μL,菌液灵敏度为46~96CFU/mL;用以检测1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A~E型,携带一种基因型的为58.38%,同时携带两种以上毒素基因占4.86%。结论建立的荧光PCR反应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准确分型,对食物中毒诊断和食品风险监测很有意义。
王丽王冰黎桂莲林一曼贺连华石晓路吴平芳陈妙玲
关键词:肠毒素类聚合酶链反应
深圳市食物中毒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子分型技术,研究深圳市食物中毒来源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中食物链的不同环节均采集标本,进行金葡菌分离培养。对所分离菌株同时应用SPA分型及PFGE技术作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36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有12起能够从食物链不同环节分离到金葡菌,共59株。PFGE将59株金葡菌分为15个型别,在10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不同环节中分析到PFGE型别一致的菌株,分辨系数为0.87。SPA分型将59株金葡菌分为10个型别,在1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不同环节样品中分析到SPA型别一致的菌株,分辨系数为0.85。结论 PFGE的分辨力高于SPA分型;通过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1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有6起能够通过分子分型方法准确溯源。
王冰扈庆华张锦周黄薇李迎慧石晓路林一曼邱亚群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子流行病学
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技术的评估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应用3种金葡菌基因分型方法分析食物中毒来源金葡菌,综合评价3种方法在金葡菌监测或暴发调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位点熔解曲线体系(MLMC)、葡萄球菌蛋白A序列分析(Spa typing)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三种基因分型技术对59株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多位点熔解曲线分型体系将59株金葡菌分为19个型别,PFGE将其分为15个型别,Spa typing分为10个型别。Simposn差异指数分别是0.92、0.87和0.85。结论 3种分型方法应用于12起食物中毒调查,均能在同一起疫情中分析到型别一致的菌株,证实了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MLMC简单、快速,分辨率高于PFGE和Spa typing分型技术,适用于同一批暴发菌株的初筛。合理使用熔解曲线、Spa typing及PFGE分型方法对致病性金葡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王冰李迎慧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