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XLX034)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马伟军冯睿陈滢滢席居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归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再认
  • 1篇中庸思维
  • 1篇自我
  • 1篇自我参照
  • 1篇自我参照效应
  • 1篇自我建构
  • 1篇自我增强
  • 1篇理学
  • 1篇利己
  • 1篇记忆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马伟军
  • 3篇冯睿
  • 1篇席居哲
  • 1篇陈滢滢

传媒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差序格局”的心理学记忆视角的初步验证被引量:5
2015年
本研究通过一个自我参照效应范式的实验探讨了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是否反映在记忆再认中。42名被试完成了自我参照、"差序格局"中的内圈人物(亲人)参照和外圈人物(仅认识的人)参照、语义参照各条件下的记忆加工任务,然后分别对其再认率、R/K(记得/知道)判断率等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参照条件下的再认率与R判断率呈现"差序格局"顺序,"差序格局"反映在记忆再认中。本研究认为"差序格局"中的远近不同人物影响信息的精细组织加工程度从而导致记忆再认效果差异。
马伟军冯睿席居哲陈滢滢梅凌婕
关键词:自我参照效应
对一种共变信息的理性与利己的归因
2011年
人们的归因中同时存在理性归因与利己归因。本研究通过一个实验探讨了对一种与自我相关联的共变信息的归因中是否同时表现出这两种归因。实验中被试阅读并想象一些情境,情境中包含被试好/不好的行为或结果及一种相关的共变信息,然后在4个原因维度进行归因。结果表明同时表现出理性归因与利己归因,并且互不干扰。作为理性归因,一种共变信息被归于人的内因或外因的同时,还被归因于归因的联合模型所预测的与该种共变信息相对应的原因维度。作为利己归因,不受一种共变信息的影响,在4个原因维度均表现出利己归因偏好。最后探讨了共变信息等的背景信息对利己归因偏好的影响。
马伟军冯睿
共变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归因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1种自我关联的共变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归因的影响。实验1中被试阅读一些情境,情境中包含被试好/不好的结果、及相关的一致性信息,并操作一致性的程度,然后在原因的4个维度进行归因。结果表明一致性高/低分别被归于人的外/内因,而一致性信息无或不明确时的归因则在内外归因之间。同时在4个原因维度均表现出利己归因偏好,一致性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利己归因偏好没有显著干扰作用。实验2采用实验1的方法但给予了区别性信息,实验2基本复制了实验1的结果。另外本研究发现一致性或区别性高时在可控制性维度利己归因偏好消失。最后探讨了共变信息对归因及利己归因偏好的影响。
马伟军
中国大学生的自我建构、利己归因偏好与自我增强被引量:7
2012年
本研究验证了我国大学生的自我建构的个体间差异对利己归因偏好与自我增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被试首先完成一个虚拟的能力测验,然后对其自我建构等进行测量,最后被试得到成绩反馈并进行归因与课题评价。结果表明被试表现出利己归因偏好,独立型比依存型自我建构者表现出更显著的自我增强,同时独立性对自我增强起极重要作用。结果支持自我增强的文化普遍论的观点。
马伟军冯睿
关键词:自我建构自我增强中庸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