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74)
作品数:
3
被引量:16
H指数:3
相关作者:
周红
杨永弘
赵长安
李仲智
方肇寅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原发性
3篇
套叠
3篇
小儿
3篇
小儿原发性
3篇
肠套叠
2篇
原发性肠套叠
2篇
病毒
2篇
病毒感染
1篇
电泳
1篇
植物神经
1篇
植物神经紊乱
1篇
凝胶
1篇
凝胶电泳
1篇
胃肠
1篇
胃肠激素
1篇
小儿肠套叠
1篇
轮状
1篇
轮状病毒
1篇
轮状病毒感染
1篇
免疫
机构
3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广东省妇幼保...
1篇
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3篇
李仲智
3篇
赵长安
3篇
杨永弘
3篇
周红
1篇
方肇寅
传媒
1篇
中国基层医药
1篇
中华小儿外科...
1篇
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1篇
2011
1篇
2007
1篇
2005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肠道病毒感染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感染在儿童肠套叠发病中的地位,为临床预防和减少肠套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确诊的72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以时间、年龄及性别匹配的7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集粪便标本。使用肠道病毒公用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肠道病毒。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肠道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2.8%(2/72)和3.8%(3/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肠套叠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赵长安
周红
李仲智
杨永弘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儿童
肠套叠
胃肠激素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07年
肠套叠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之一,位居小儿外科急性肠梗阻之首位。中国是小儿肠套叠的高发地区,临床所见95%的小儿肠套叠发生于2岁以前。原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学说,如食物刺激学说、解剖因素学说、植物神经紊乱学说、病毒感染学说以及免疫学说等等,但至今仍无定论。
赵长安
周红
李仲智
杨永弘
关键词:
原发性肠套叠
胃肠激素
免疫学说
小儿肠套叠
植物神经紊乱
轮状病毒感染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在小儿肠套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72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和78例健康对照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所有粪便标本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毒研究所采用WHO标准ELISA试剂盒进行复核。结果研究组中轮状病毒PAGE检测均为阴性,对照组中发现1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复核结果与PAGE检测结果相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赵长安
周红
李仲智
方肇寅
杨永弘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原发性肠套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病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