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84)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梁志清王玉珍侍立峰王玲王丹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解放军324医院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卵巢
  • 9篇内皮
  • 8篇血管内皮
  • 8篇血管内皮生长...
  • 8篇卵巢癌
  • 8篇内皮生长因子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管
  • 6篇受体
  • 5篇淋巴管生成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上皮
  • 4篇上皮性
  • 4篇上皮性卵巢癌
  • 4篇生长因子受体
  • 4篇亲和
  • 4篇免疫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324...

作者

  • 10篇梁志清
  • 4篇王玉珍
  • 3篇侍立峰
  • 3篇王玲
  • 2篇常青
  • 2篇王丹
  • 2篇史常旭
  • 1篇张广运
  • 1篇徐燕
  • 1篇梁志清
  • 1篇邱敏
  • 1篇邱敏
  • 1篇李宇迪
  • 1篇龙玲
  • 1篇朱丽芳
  • 1篇杨明福
  • 1篇刘广元

传媒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9Tc^m标记VEGFR-3高亲和融合多肽在荷人卵巢癌裸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99Tcm标记VEGFR-3高亲和融合肽(phage-SHSWHWLPNLRHYAS)在荷人卵巢癌裸鼠体内分布和放射免疫定位显像。方法用NHS-MAG3为双功能鳌合剂,固相法合成多肽。99Tcm预亚锡直接标记法进行标记,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经尾静脉注射于荷瘤鼠体内,取不同时相进行SPECT显像,测定标记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融合多肽的99Tcm标记率为95.27%,放射化学纯度为96%,放射性浓度24.6MBq/ml。经鼠尾静脉注射后1h,植瘤部位开始出现放射性浓集,肾脏、肝脏及膀胱组织也可见显像;注射后3h肿瘤显像最清晰,每克组织注射百分剂量率(%ID/g)为(30.20±6.89)。其余大部分脏器的T/NT值均达最高,最高为肌肉(13.13);注射后4h肿瘤部位显像逐渐消退。对照组裸鼠的肿瘤部位始终未见显像。结论筛选获得的VEGFR-3高亲和融合肽能够靶向荷瘤鼠体内肿瘤组织,实现肿瘤的靶向受体显像。
王玲梁志清侍立峰杨明福刘广元
关键词:VEGFR-3^99TC^M荷瘤鼠受体显像
^(131)I标记VEGFR-3高亲和融合多肽对荷人卵巢癌裸鼠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131I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高亲和融合多肽(phage-SHSWHWLPNLRHYAS)对荷人卵巢癌小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用Iodogen法合成131I-多肽及131I-单抗,体外分别与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共培养,MTT法检测其对LE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体内44只裸鼠经皮下接种卵巢癌细胞株,成瘤后2周,将20只荷瘤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Ⅰ组:多肽4.4μg/只,Ⅱ组:131I-多肽7.4MBq/只,Ⅲ组:131I-单抗7.4MBq/只,Ⅳ组:生理盐水0.2ml作为对照组。干预后每周测量1次小鼠肿瘤的长径及短径,观察4周。余24只荷瘤鼠瘤体达1cm后行SPECT显像。结果体外131I多肽组对LE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在72h达到最高,131I单抗组对LE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在96h达到最高;72h及96h131I多肽组与131I单抗组及多肽组比较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4周治疗结束时,Ⅰ、Ⅱ、Ⅲ、Ⅳ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分别为(723±164)、(291±68)、(457±88)、(792±112)mm3,其中Ⅱ、Ⅲ组与Ⅳ组肿瘤体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治疗结束时肿瘤体积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3%和44%。结论131I标记高亲和融合多肽对荷人卵巢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朱丽芳梁志清王玲徐燕张广运
关键词: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131I放射免疫治疗
人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010年
目的:分离培养人皮肤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为进一步研究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扩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免疫微珠进行细胞分选,克隆柱纯化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免疫荧光检测细胞标志物表达。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及VEGF-C蛋白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光镜下LECs呈卵圆形单层生长,有典型铺路石征;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大,胞浆丰富,内有空泡,细胞器丰富;LECs标志物VEFGR-3、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肾小球上皮细胞整合膜蛋白(Podoplanin)、D2-40均为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BVECs)标志物VIII因子表达阴性;VEGF-C对LECs的促增殖作用明显。结论:联合使用酶消、抗体磁珠分选和细胞克隆柱纯化法,可以成功分离获得人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
王玲梁志清李宇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 C、VEGF D)表达、癌周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VEGFR 3、VEGF C及VEGF 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 ,进行淋巴管密度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VEGFR 3在癌细胞及癌周脉管内皮细胞表达 ,表达水平与VEGF C、VEGF D表达及淋巴转移显著正相关。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VEGF C表达、VEGF D表达显著正相关 ,MVD与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结论 VEGF -C、VEGF 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上调刺激VEGFR 3表达并与之结合 ,诱导癌周淋巴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淋巴转移。
王玉珍梁志清常青史常旭
关键词:卵巢癌内皮生长因子淋巴管生成淋巴转移
VEGF受体3高亲和噬菌体融合肽的筛选及亲和功能研究
2006年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VEGF受体3(VEGFR3)胞外区蛋白高亲和噬菌体融合肽,并测量其亲和常数。方法:用噬菌体展示固相结合法,经过4个循环的筛选,ELISA法鉴定噬菌体单克隆的亲和性,测定亲和力高的阳性噬菌体融合蛋白的DNA序列,竞争法ELISA检测优势克隆与靶蛋白的特异性,并通过非竞争性ELISA固项法,得到融合肽与VEGFR3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曲线,计算融合肽的亲和常数。结果:4轮亲和筛选,噬菌体出现良好的富集,8个阳性克隆中,经测序有4个克隆序列相同(phage-WHGSLKQNLWWY);竞争性ELISA显示噬菌体融合肽与VEGFR3具有良好的亲合性,并能被VEGF-D分子抑制,融合肽的亲和常数为(1.505±0.184)×107M-1。结论:噬菌体12肽库筛选的VEGFR3高亲和融合肽(phage-WHGSLKQNLWWY)可为多肽分子的改造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侍立峰梁志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噬菌体肽库酶联免疫吸附
VEGF-A与卵巢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肿瘤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VEGF-A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A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用VEGFR-3标记淋巴管行免疫组化染色,人工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统计分析VEGF-AmRNA及VEGF-A蛋白与L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AmRNA及VEGF-A蛋白的表达与LVD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VEGF-A的高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邱敏梁志清王玲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淋巴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与癌周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2003-04-2004-06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采用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VEGFR-3mRNA在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组织化学淋巴管染色并计数,分析其与VEGF-CmRNA表达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CmRNA和VEGFR-3mR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VEGF-CmRNA表达阳性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淋巴管密度分别大于VEGF-CmRNA表达阴性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VEGF-C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上调导致了癌周淋巴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王玉珍梁志清王丹常青史常旭
关键词: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与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 ,VEGF 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 ,VEGF 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并确定VEGF C和VEGF D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皆有VEGF C和VEGF D的表达 ,但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其表达强度与腹膜转移、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与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年龄等无关。结论 VEGF C和VEGF D在卵巢癌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
王玉珍梁志清龙玲王丹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卵巢癌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上皮性卵巢癌的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机制 ,观察具有介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管增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并确定VEGF -C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皆有VEGF -C的表达 ,但卵巢癌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卵巢癌表达强度与腹膜转移及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年龄等无关。结论 :VEGF -C在卵巢癌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此过程可能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有关。VEGF -C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淋巴道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对VEGF -C /VEGFR - 3信号通路的阻滞研究有望成为抗肿瘤淋巴管转移治疗新的有效手段。
王玉珍梁志清
关键词:卵巢癌VEGF-C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
微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密度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分化簇34(CD34)标记卵巢癌组织中的微血管,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标记卵巢癌淋巴管,人工计数MVD与LVD,分析卵巢癌的MVD及LVD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结果L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P<0.01)、FIGO分期(P<0.05)及腹膜转移(P<0.05)显著正相关,M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P<0.05)、腹膜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1)及FIGO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新生血管和淋巴管促进卵巢的生长和转移,卵巢癌组织中高微血管密度和高淋巴管密度与腹膜转移、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邱敏梁志清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卵巢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