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123)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作玲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动词
  • 2篇先秦
  • 2篇宾格
  • 1篇上古
  • 1篇上古汉语
  • 1篇使动
  • 1篇趋向动词
  • 1篇作格
  • 1篇作格动词
  • 1篇论元
  • 1篇客体
  • 1篇古汉语
  • 1篇汉语
  • 1篇非宾格动词
  • 1篇非宾格性
  • 1篇非作格动词
  • 1篇处所
  • 1篇词句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

作者

  • 3篇杨作玲

传媒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先秦趋向动词的非宾格性探讨
2012年
先秦趋向动词的句法表现复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必须带处所宾语;二是是否有使动交替形式。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以及非宾格动词的判断式,趋向动词中的一部分可归为非宾格动词,一部分归入及物动词或非作格动词,少数动词还可以两属。先秦趋向动词并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语义类,影响非宾格性的主要因素为客体论元在语义上是接近施事还是接近受事。
杨作玲
关键词:趋向动词非宾格性客体
先秦“适往词”句法差异的原因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处所论元的句法实现形式,先秦"适往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必须实现为直接宾语,相当于及物动词;一类则为语境隐含或实现为介词宾语,相当于不及物动词。"适往词"的内部句法差异不能归因于语义,而是因为来源和层次上的不同。异质性导致了"适往词"系统的复杂和句法上的差异。
杨作玲
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判定标准被引量:1
2012年
主要讨论了判定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四条标准。非宾格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句法功能,其中判定为非宾格动词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具有独立词汇地位的动词的最小成句为NP V,NP是V的受事论元;能够自由地形成对应的使动交替形式。形容词化作定语时为"完成"或"被动"义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则是判断非宾格动词的两个辅助标准,借助它们可判断非宾格性的强弱。
杨作玲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非作格动词使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