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4126)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涛杨瑞昌刘若雷覃世伟贾斗南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自然循环
  • 1篇低温供热堆
  • 1篇欠热沸腾
  • 1篇热堆
  • 1篇换热
  • 1篇换热器
  • 1篇供热堆
  • 1篇反应堆
  • 1篇反应堆安全
  • 1篇仿真
  • 1篇干度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周涛
  • 3篇杨瑞昌
  • 1篇刘若雷
  • 1篇覃世伟
  • 1篇苏光辉
  • 1篇秋穗正
  • 1篇贾斗南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温供热堆换热器的实时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200 MW低温供热堆换热器的非标准结构特点,在流体以三次叉流自然循环方式冲刷一次侧管束的情况下,建立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编制程序,应用组合的效能 传热单元数法和平均温压法 2 种方法,对各控制体进行了传热特性分析.该程序能准确地计算出换热器两侧的功率、流量、温度耦合变化的相互影响,求得换热器两侧各控制节点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求解非刚性方程的阿当姆斯数值方法的计算速度要快于求解刚性方程的吉尔方法,2种计算方法的误差不超过 5%.证明了阿当姆斯方法更适合低温供热堆的换热器实时仿真.计算仿真为200 MW低温供热堆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依据.
周涛秋穗正贾斗南苏光辉
关键词:低温供热堆换热器仿真
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特性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适于强迫循环的伯格尔斯和罗斯诺经验方法、Davis和Anderson理论方法,以及本课题组依据自然循环实验提出的预测欠热沸腾起始点的经验公式,对两种类型的欠热沸腾起始点的热力学平衡干度进行比较计算,研究自然循环的欠热沸腾起始点的基本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的热力学平衡干度对加热量、进口温度、系统压力有着更大的敏感特性,在同等条件下,更早发生欠热沸腾现象。统计物理的微观角度研究进一步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处于自组织状态的自然循环耗散结构的特点、动力学的涨落力和动量力对热力学平衡的共同影响。此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和应用自然循环的欠热沸腾奠定了基础。
周涛杨瑞昌刘若雷
关键词:自然循环欠热沸腾干度
模糊数学在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研究中的应用
2005年
运用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法,对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的实验和计算数据准确性进行考核,以选择同类准确数据,并判定公式的计算准确率。通过隶属度的确定和模糊的判决方法运算,分析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的实验误差,以便对实验公式的修正系数做出合理准确的判定,取得置信度较高的结果。结果表明,模糊数学的应用使自然循环欠热沸腾起始点分析得到一种符合实际和较为准确的描述,该方法是一种有前途的可开发数学方法。
周涛杨瑞昌
关键词:反应堆安全自然循环
自然循环ONB点灰色理论建模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以氟利昂为工质的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循环中对ONB点起作用因素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加热功率、进口干度、流体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基于实验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GM(1,1)模型和GM(1,4)模型。利用GM(1,1)模型可以得出热功率对ONB点位置的影响。利用GM(1,4)模型得出热功率、进口干度、流体进口温度、流量等因素对ONB点位置的影响。两类模型都可以对实验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周涛杨瑞昌覃世伟
关键词:自然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