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GB2G100375) 作品数:6 被引量:90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毅 段慧荣 马彦军 焦健 周资行 更多>> 相关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1年 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设计5%、10%、15%、20%、25%五种浓度梯度,对应渗透势-0.054,-0.177,-0.393,-0.735,-1.25 MPa,探讨了渗透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和其萌发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保护性酶SOD、POD、CAT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加深,沙冬青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幼苗鲜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胁迫加深逐渐上升。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5%~15%)后降低(20%和25%)。SOD、P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EG15%时,幼苗生长受阻,PEG浓度≥20%时,幼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段慧荣 李毅 马彦军关键词:沙冬青 PEG胁迫 种子萌发 兰州市郊红砂种群数量动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7 2011年 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天然分布的红砂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利用地径回归得到红砂种群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进行生存分析及谱分析,计算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指数,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数、Cassie指数和Green指数8个分布指标判断红砂种群时空尺度上的格局类型。结果表明,南北两山红砂种群密度、盖度适宜,动态指数均大于0,呈现增长型,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种群以中幼龄植株为主体,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平稳,但在第Ⅱ过渡到第Ⅲ龄级时,出现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时空异质性明显,阳坡的红砂种群呈现聚集分布,阴坡则多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红砂种群分布格局呈现明显递变规律,幼龄阶段聚集度高,随着年龄增大,聚集性大幅减弱。 周资行 李毅 焦健关键词:谱分析 模拟干旱和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硬实特性和抗逆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将1~5 d内每天吸胀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T2,T3,T4和T5,与第5 d仍未吸胀的硬实种子(记作Tr)作为试材对其硬实特性和抗逆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沙冬青种子栽培驯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不同处理对种子的硬实破除效果表明,80℃热水浸泡种子可达到最佳破除效果。通过测定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不同硬实程度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表明在相同逆境条件下,随硬实程度的加深,除极个别外,各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一定胁迫强度下硬实种子萌发幼苗的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萌发幼苗(P〈0.01),因此,硬实种子比非硬实种子有较强的保护酶调节系统。硬实程度越高,耐旱和耐盐能力也随之升高。 段慧荣 马彦军 李毅关键词:酶活性 干旱胁迫 盐胁迫 氯吡苯脲对红砂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及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4 2012年 以红砂的一年生苗嫩茎为外植体,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吡苯脲(CPPU)、6-BA和N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得出红砂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CPPU 0.1mg.L-1+NAA1mg.L-1。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CCD中心组合试验,对CPPU和NAA两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MS+CPPU0.1195mg.L-1+NAA1.1mg.L-1,在此条件下,实际增殖率可达到4.7414,为理论预测值的99.15%,愈伤组织的最适继代周期为30d左右。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优化红砂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得到理论最佳配方,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段慧荣 李毅 苏世平关键词:红砂 愈伤组织 增殖 CPPU 响应面法 PEG胁迫对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2011年 以甘肃省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为试材,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处理对沙拐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的脯氨酸(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出现了"M"型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个地理种源幼苗在不同强度PEG胁迫处理下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各胁迫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为武威>酒泉>张掖。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为酒泉>张掖>武威。MDA含量增加幅度为武威>张掖>酒泉。SOD活性增加幅度为武威>张掖>酒泉,而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是酒泉>武威>张掖。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的耐旱机制存在差异,而保护酶系统的调节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重要生理反应。 邱真静 李毅 种培芳关键词:沙拐枣 PEG胁迫 地理种源 生理特性 民勤沙拐枣克隆种群构件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引入"构件"一词来表述植物体的不同组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为种群构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发展(Bazzaz et al.,1978;Halle et al.,1978;Harper,1977;1980;钟章成,1992)。对木本植物而言,其地上部分枝或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通过不断重复的、持续的活动产生新的分枝,构成了复杂的枝系构件和多样的外部形态特征。克隆种群对环境因子的反应首先表现在种群个体的构件结构上,对克隆植物构件的统计研究可涉及个体(基株)、分株和枝系3个水平(董鸣,1997),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关键词:环境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