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423004)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林霄沛吴德星万修全兰健孟祥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正压
  • 2篇正压不稳定
  • 2篇斜压
  • 2篇斜压不稳定
  • 2篇ENSO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吴德星
  • 3篇林霄沛
  • 2篇孟祥凤
  • 1篇兰健
  • 1篇万修全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传播特征及机制
本文基于最新的海洋模式同化资料ECCO,对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在太平洋中的传播过程、传播特征以及形成这种传播特征的机制进行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造成Nino3区海表温度变化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传播进行追踪。研究发...
孟祥凤吴德星林霄沛
关键词:ENSO斜压不稳定正压不稳定
文献传递
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传播特征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04年
通过分析最新的海洋模式同化资料(EstimatingtheCirculationandClimateoftheOcean,EC CO),研究了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在太平洋中的传播过程。研究发现,导致ENSO位相变化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主要从北太平洋西传而来,该区与赤道东太平洋相反的温跃层异常信号到达西太暖池区,再从西太暖池沿赤道传到东太平洋,可使ENSO向反位相发展。该异常信号沿赤道东传过程中热带西南太平洋也会出现类似的温跃层异常变化,但是随着异常信号东移和从南太平洋东边界10°S左右传来的反异常信号入侵,热带西南太平洋的异常信号逐渐减弱并消失。稳定性分析表明,北太平洋较大面积区域存在斜压不稳定性或正压不稳定性,有利于ENSO相关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以Rossby波形式有效地西传;而在南太平洋,不稳定区的面积较小,且主要局限于海盆东侧,因而传播较弱,这样就造成了ENSO信号在太平洋南、北半球的非对称传播。一般来说,ENSO信号主要在以赤道波导区、东边界、北太平洋纬向区域和西边界组成的回路中循环,在南半球的传播不明显。
孟祥凤吴德星林霄沛
关键词:ENSO斜压不稳定正压不稳定
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浅析被引量:14
2006年
综述了近几年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形成机制或起因的7种代表性观点,对已有观点作了初步评述,并提出未来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多重模态及相应的多重机制,不同时空尺度海洋现象间的相互作用,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在全太平洋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ENSO与PDO的预测,海洋环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海洋热能、机械能的收支及转换等关键问题.
吴德星林霄沛万修全兰健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