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4830601001)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子通蒋龙元余涛钟娃姜骏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2篇乌司他丁
  • 1篇休克大鼠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性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器官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蒋龙元
  • 3篇黄子通
  • 2篇杨炼红
  • 2篇余涛
  • 2篇常建星
  • 1篇李莉
  • 1篇姜骏
  • 1篇何志捷
  • 1篇钟娃
  • 1篇陈健文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 7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治疗组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
蒋龙元杨炼红常建星何志捷余涛黄子通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性休克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对休克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否具有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S)及保护肠屏障的作用。方法SD大鼠56只,分正常组、NAC干预组(休克+NAC)和对照组(休克+生理盐水),后两组又分为休克复苏后1h、3h和6h小组,每小组大鼠8只;动物实验前30min尾静脉注入NAC250mg/kg或5%葡萄糖;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g,持续60min后回输血和生理盐水使动物复苏,血压平稳后分别以各时点取血和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肠黏膜损伤度检查和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源性内毒素(LPS)测定。结果(1)对照组: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组织学检查主要为黏膜的水肿、灶性坏死、绒毛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复苏后1h、3h、6h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达3.0、2.4、1.6;外周血及肠DAO活性、门静脉LPS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1h、3h和6h组P均〈0.05);D-LAC于复苏后1h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2)NAC干预组:肠黏膜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为2.2、1.6、1.2;DAO活性、门静脉LPS及D-LAC均明显低于NAC非干预组(P〈0.05),但部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NAC可减轻鼠肠IRS,并可抑制由于肠黏膜损伤后的肠渗透性增加。
蒋龙元杨炼红常建星陈健文黄子通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肠屏障缺血-再灌注损伤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多器官保护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多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Chaudry方法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 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其中一部分则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监测正常、休克、复苏后1h、3h、6h、12h不同时相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光镜观察心、肺、肝、肾、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休克时对比,用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复苏后,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均可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乌司他丁疗效评价的两因素方差分析,乌司他丁和复苏时间均可影响疗效(P<0.01),但乌司他丁的P值比时间的P值小,对疗效的影响更大;心、肺、肝、肾、肠组织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对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辅助治疗失血性休克。
钟娃蒋龙元姜骏李莉余涛黄子通
关键词:乌司他丁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