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
-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殿海刘巍沈昌明周玲玲戴晓虎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1年
-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藻毒素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而目前常规水污染控制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水环境中藻毒素处理新工艺亟待研发.鉴于环境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可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中间产物,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生物降解过程影响因素与机理、降解产物及其结构特性等,总结了目前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湖库水体藻毒素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思路.
- 孔赟徐向阳朱亮徐京林海转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降解机理富营养化饮用水安全
- 污水处理过程中硫元素的生物化学转化及其归趋
- 城市污水与各类工业废水中的硫酸盐含量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理生态特性决定了废水处理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过程及其产物硫化物存在的普遍性。通过介绍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中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及其产物硫化物进行抑制和利用硫化物的供...
- 黄进刚闻岳丁宁周琪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硫化物
- 文献传递
- 聚磷菌的快速富集及其除磷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快速富集聚磷菌(PAOs),考察PAOs中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phosphatis(以下简称Accumulibacter)种群的除磷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0.0±0.5)℃下控制厌氧初始pH为7.50~7.80,好氧段DO为2.0~4.0mg/L,进水乙酸与丙酸摩尔比为3.0的条件下,PAOs能够在60d内实现快速富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显示,Accu-mulibacter占全菌比例达到62.4%±4.7%;厌氧溶解性正磷酸盐(SOP)释放量(SOPr)与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量(VFAa)的比值与活性污泥中Accumulibacter占全菌比例呈线性关系,说明全菌中Accumulibacter的相对数量对活性污泥的除磷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在长期没有硝酸盐的条件下培养的Accumulibacte反硝化除磷能力较弱,Accumulibacte不能有效驯化为反硝化聚磷菌(DPAOs)。
- 卢文健杨殿海郭云刘巍
- 关键词: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荧光原位杂交
- 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保障体制探讨 关于中国村镇污水治理中组织机制问题及建议
- 与发达国家在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果相比,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农村水污染问题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威胁已严重影响中国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因此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实行村镇污水的有效治理成为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 丁宁闻岳黄进刚周琪
- 关键词:公共卫生农村污水
- 文献传递
- 内置缺氧区的改良型Pasveer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传统Pasveer氧化沟内缺氧段碳源难以被反硝化菌充分利用的问题,采用内置缺氧区的改良型Pasveer氧化沟工艺,并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内回流比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出水TN和TP的浓度分别降至12.7 mg/L和0.34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61.9%和89.2%。内置缺氧区的设置一方面能使有限的碳源充分用于反硝化,另一方面,促使了反硝化吸磷现象的发生,这使得系统在进水碳源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够获得上佳的脱氮除磷效果。但是,过高的内回流比会导致好氧区亚硝酸盐的积累,这对生物除磷是不利的。
- 徐立杨殿海刘巍沈昌明
- 关键词:脱氮除磷反硝化除磷
- 污水处理过程中硫元素的生物化学转化及其归趋
- 城市污水与各类工业废水中的硫酸盐含量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理生态特性决定了废水处理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过程及其产物硫化物存在的普遍性。通过介绍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中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及其产物硫化物进行抑制和利用硫化物的供...
- 黄进刚闻岳丁宁周琪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硫化物
- 城市有机质废弃物的生物质能源回收技术与工程案例被引量:4
- 2012年
- 我国未经有效处理的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和有机质废弃物产生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提出污泥和城市有机质废物厌氧共发酵工艺。该工艺尽可能回收生物质能源并对生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解决城市污泥和有机质废弃物的出路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当前我国能源短缺和土壤矿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厌氧消化的典型工艺流程、优势、工程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国内外的进展与案例分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工艺是获得生物质能源的有效方式,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
- 周玲玲戴晓虎陈功董滨
- 关键词:剩余污泥生物质能源
- 交联壳聚糖珠吸附活性染料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交联剂环氧氯丙烷(ECH)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了交联壳聚糖珠,对活性染料(活性艳蓝ST-RV)的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起始染料浓度(100~200 g/cm3)、温度(30~50℃)以及pH(7~9)考察了对染料吸附的动力学影响。当起始染料浓度为200 g/cm3,温度30℃,pH=7时,交联壳聚糖珠对ST-RV的吸附量达到77.49 mg/g。用准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动力学数据并确定了速率常数,最后进行了交联壳聚糖珠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数据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当pH=10时,交联壳聚糖珠可少量解吸。
- 唐志儒陈一闻岳周琪
- 关键词:壳聚糖活性染料吸附动力学解吸
- 耦合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新型氧化沟工艺强化除磷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传统的"厌氧+氧化沟"运行模式对低碳源污水除磷能力不佳的问题,采用耦合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新型氧化沟工艺对其强化除磷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通过采用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调试回流污泥浓缩比,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为55%的情况下,出水TP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0.92 mg/L和67.5%,相比于浓缩比为100%、70%、50%和30%的工况,其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4.3%、27.3%、8.2%和28.6%,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另外,ORP可以预示预缺氧池内无效释磷和反硝化程度,以此作为自动调整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的控制参数。
- 徐立刘巍贾川沈昌明杨殿海
- 关键词:强化除磷氧化沟
- 活性污泥内碳源含量的估测与表征方式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内源反硝化动力学,评估不同培养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内源反硝化能力,研究间接表征污泥中内碳源含量的方法,以利于实现活性污泥内碳源的充分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当COD由100 mg/L增至400 mg/L时,培养污泥的内源反硝化速率基本从零增至15.68 mgNO3--N/(L·h),内源反硝化能力明显增强;在试验条件下,不同污泥、不同浓度下的内源反硝化动力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度(R2>0.94),在此基础上推导得到污泥内碳源含量为2.86Kt(K为污泥的比内源反硝化速率系数,t为反应时间);根据推导公式计算的NO3--N去除率与实测值接近。利用内源反硝化动力学间接表征内碳源含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且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指导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
- 刘阳沈昌明李岩芳杨殿海
- 关键词:内源反硝化回流污泥厌氧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