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09YA020)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嘉盛严泽军蒋军辉谢国海程跃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大黄素
  • 2篇凋亡
  • 2篇凋亡诱导
  • 2篇凋亡诱导因子
  • 2篇移植瘤
  • 2篇移植瘤生长
  • 2篇裸鼠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癌
  • 1篇代谢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人膀胱癌
  • 1篇中药
  • 1篇中药疗法
  • 1篇肿瘤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3篇程跃
  • 3篇谢国海
  • 3篇蒋军辉
  • 3篇严泽军
  • 3篇胡嘉盛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黄素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BI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内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大黄素的浓度(10—80μg/ml)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分别为(9.84±21.13)%、(18.32±22.14)%、(29.73±1.42)%、(42.13±2.36)%],与对照组[(2.01±20.9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1.85,P〈0.01);大黄素可在G0/G1期阻滞人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分别为(33.27±1.26)%、(29.17±1.39)%、(16.94±0.86)%、(10.85±1.47)%],与对照组[(35.45±0.3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4.64,P〈0.01)。大黄素作用48h后,BIU87细胞中bel-2蛋白表达下降(灰度值分别为122.65±2.12、131.37±1.62、134.81±1.36、145.55±2.01),e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灰度值分别为135.26±1.41、130.22±1.74、126.11±1.77、118.36±1.53),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灰度值分别为108.42±3.73、149.35±1.8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23、224.83,P〈0.01)。结论大黄素在体外能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easpase一3蛋白表达和阻滞细胞周期于Go/G.期有关。
严泽军程跃蒋军辉谢国海胡嘉盛
大黄素通过非Caspase依赖通路抑制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黄素组、Caspase抑制剂(Z-VAD-FMK)组及大黄素+Z-VAD-FMK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全部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瘤质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线粒体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Endo G)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AIF和Endo G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素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Z-VAD-FMK组肿瘤较其他2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大黄素组与大黄素+Z-VAD-FMK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1)。大黄素+Z-VAD-FMK组中AIF和Endo G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结论大黄素能够明显抑制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大黄素可上调膀胱癌细胞BIU87中AIF和Endo G的表达,通过启动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谢国海严泽军程跃蒋军辉胡嘉盛
关键词:大黄素凋亡诱导因子核酸内切酶G
大黄素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黄素组、Z—VAD—FMK组、大黄素+Z—VAD—FMK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全部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瘤质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分析仪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AIF和EndoG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AIF和EndoG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素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大黄素组[(0.41±0.05)g]和大黄素+Z-VAD—FMK组[(0.69±0.07)g]肿瘤较其他2组[(1.08±0.13、1.04±0.09)g]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6、27.49,P〈0.01),大黄素组与大黄素+Z—VAD—FMK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0.01,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显示大黄素组细胞凋亡率[(42.71±2.69)%]明显高于大黄素+Z-VAD—FMK组[(34.38±1.73)%](t=6.38,P〈0.0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Z—VAD—FMK组中AIF和EndoG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其他各组比较[(1.65±0.12)vs(1.24±0.08)、(0.51±0.07)、(0.48±0.04);(2.12±0.16)vs(1.75±0.13)、(0.57±0.06)、(0.59±0.07);(2.42±0.13)vs(1.73±0.11)、(0.78±0.07);(0.75±0.08);(3.13±0.25)vs(2.15±0.18)、(0.85±0.09)、(0.81±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3.22,319.32,409.38,258.53,P〈0.01)。结论大黄素能够明显抑制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大黄素可上调膀胱癌细胞BIU87中AIF和EndoG的表达,通过启动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严泽军程跃蒋军辉谢国海胡嘉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