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61008)

作品数:23 被引量:201H指数:8
相关作者:熊黑钢温江韩春鲜秦珊常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绿洲
  • 2篇地下水
  • 2篇点源
  • 2篇点源污染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系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业非点源
  • 2篇人地关系
  • 2篇人工绿洲
  • 2篇污染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非点源
  • 2篇非点源污染
  • 2篇ANNAGN...
  • 1篇代谢产物

机构

  • 13篇北京联合大学
  • 13篇新疆大学
  • 5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新疆气象局
  • 1篇深圳市计量质...
  • 1篇干旱半干旱区...

作者

  • 19篇熊黑钢
  • 3篇韩春鲜
  • 3篇温江
  • 2篇秦珊
  • 2篇邹桂红
  • 2篇常春华
  • 2篇崔建勇
  • 2篇韩茜
  • 1篇杨国武
  • 1篇于堃
  • 1篇陆勇军
  • 1篇安放舟
  • 1篇宋文娟
  • 1篇肖继东
  • 1篇马斌凤
  • 1篇周世宁
  • 1篇师庆三
  • 1篇李偲
  • 1篇付金花
  • 1篇徐长春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人文地理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青海草业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北坡东部人工绿洲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及持续发展探讨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以奇台为例分析了天山北坡人工绿洲开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近十年来影响人工绿洲变化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认为奇台人工绿洲人地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水定地"的相对协调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80年代人地关系发展失衡时期,人工绿洲迅速扩张,水资源开发滞后,耕地因缺水灌溉而成为低产田,环境破坏严重,人地发展失衡的原因是政策因素;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脆弱平衡时期,决定其平衡的因素是不断增加的地下水开采量。通过对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因素与人工绿洲面积的灰色相关分析,认为人口和地下水开采量是对奇台人工绿洲可持续发展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而技术、经济增长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韩春鲜熊黑钢
关键词:人工绿洲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新疆化肥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增产潜力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根据1989~2005年新疆各地州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划分,并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化肥的顷均施用量和增产效率。结果表明:根据施用化肥情况可将新疆分为3大区域,即低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15.88kg·hm-2,增长量5.78kg·hm-2·a-1;中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75.93kg·hm-2,增长量10.41kg·hm-2·a-1;高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219.59kg·hm-2,增长量11.22kg·hm-2·a-1。这3个地区的单位面积施肥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中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kg(粮食)·kg-1(化肥)]居新疆最高,为21.45;低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率为13.88;高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为10.80,为新疆最低;但3个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应重点加强中、低施肥量地区的施肥强度,以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
陈西玫熊黑钢赵明燕
关键词:化肥施肥量增产潜力
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交通线路变迁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古遗址、古交通线路的多年考察以及沉积剖面分析,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汉代以来在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下交通线路变迁的特点。历史上,在汉、唐两个最为兴盛的时期,气候湿润,国家统一,中央政府统辖西域军政事物。自然与人文环境有利于发展。塔里木盆地南缘各绿洲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交通往来频繁,线路稳定、通畅。在此两个时期之后的阶段,自然环境干燥少雨,中央政府衰败,难以顾及和控制西域,地方政权相互角逐争斗。绿洲受多种因素影响迁移、废弃或消失过程中,交通线路变迁快。空间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在和田河与克里雅河之间向南移动了200km左右;克里雅河与车尔臣河之间向南移动了100km左右;和田河以西移动了10—50km;而车尔臣河以东变化不大。南北向的交通线路中,沿和田河的交通线路自古以来一直有人通行,而沿克里雅河的路古代也曾是连接盆地南北的主要通道。
熊黑钢韩春鲜
关键词:交通线路塔里木盆地南缘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主要地类驱动力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分析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探讨了其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和各主要地类的驱动机制。社会经济因素是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人口和经济增长是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首要社会经济类驱动因子,其次农业是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则是引起建设用地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
熊黑钢张雅
关键词:驱动力土地利用
新疆脆弱生态区定量评价及发展对策被引量:3
2006年
结合新疆实际,建立脆弱生态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计算脆弱生态区指标的实际值对某级稳定性的隶属程度。根据脆弱性隶属度大小,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5类:稳定型: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轻度脆弱型:伊犁州直属县市;中度脆弱型:昌吉州、巴州、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重度脆弱型:阿克苏、克州、喀什地区;极度脆弱型:和田地区。针对每一类型不同的脆弱性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韩茜熊黑钢李偲
关键词:脆弱生态
新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以“金旅工程”所属DMS为参照标准,从功能建设和信息质量两个方面,对新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目前新疆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网站开发模式单一,功能建设滞后,信息更新周期长,实效性差,旅游产品信息不全面、集成度低,节庆活动信息量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开发对策。
温江熊黑钢王超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绿洲冷岛效应的遥感研究——以奇台绿洲为例被引量:10
2006年
热能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因子.在中小尺度区域的热量资源和热场分布,对绿洲冷岛效应的研究,评价绿洲的稳定性,具有客观直接的证明力.本文利用landsat-7卫星影像来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为基础,以新疆奇台绿洲为研究区,应用遥感数据,探索了基于遥感的“冷岛效应”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遥感在探测绿洲“冷岛效应”和干旱区热量空间分部是一种强大而有效的技术手段;(2)在干旱区,绿洲“冷岛效应”明显,而撂荒地和盐碱地含有较高的热能,甚至高于荒漠地带;(3)本方法的使用为研究绿洲的光、热、水、土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变化,评价绿洲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对绿洲与荒漠之间的大气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有一定参考意义.
师庆三肖继东熊黑钢马斌凤冯辉
关键词:冷岛效应绿洲遥感亮温
从红树林内生真菌筛选重组人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从6种红树林植物中分离到60株内生真菌。通过重组人DNA TopoisomeraseI(hTopoI)的松弛活性的抑制实验筛选发现:有45%的菌株代谢产物对hTopoI松弛质粒抑制活性的IC50小于1/2,并筛选到两株对hTopoI具有强烈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MF54和MF60,其IC50均为1/1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红树林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hTopoI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有望从中发现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邓祖军曹理想杨国武陆勇军周世宁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
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以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变更统计资料,以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2年来石河子市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的正向变化较明显,而负变化方面,则是以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最为突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以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为主要特点,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早期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而经济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则是后期变化的动因。
熊黑钢张雅
关键词:土地利用
新疆于田县人口变化与持续发展
2007年
从多角度分析新疆于田县50多年来的人口变化状况,其变动由3个波峰和3个波谷组成。增长率最高峰为1984年的34.13‰,最低峰是1964年的-2.29‰。两者相差36.42‰。形成人口高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稳定、医疗条件改善、文化大革命及政策;而瘟疫流行、自然灾害、人口惯性及政策控制了其增长。同时,由于宽松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其人口控制和变化比发达地区滞后一个时段,并表现出偏远、自给自足地区受外界干扰少——一种典型封闭系统的人口变化特征。各类人口模式的变化都表明于田县人口变化已趋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增长,为该县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熊黑钢韩茜
关键词:人口变化贫困地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