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04820)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金锋尚文俊刘磊丰贵文丰永花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移植
  • 3篇供者
  • 2篇移植肾
  • 2篇逝世
  • 2篇器官
  • 2篇器官捐献
  • 2篇捐献
  • 2篇儿童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因素
  • 1篇氧酶
  • 1篇移植肾组织
  • 1篇移植受者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用药
  • 1篇制剂
  • 1篇肾病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丰贵文
  • 5篇刘磊
  • 5篇尚文俊
  • 5篇李金锋
  • 4篇庞新路
  • 4篇谢红昌
  • 4篇丰永花
  • 3篇王志刚
  • 2篇郭涛
  • 2篇孙佳佳
  • 1篇雷婧
  • 1篇郭战
  • 1篇王晓勃
  • 1篇孟宽
  • 1篇刘佳
  • 1篇刘丽

传媒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58例早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儿童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逝世后器官捐献32例供者及58例肾移植受者(其中单供肾肾移植52例,双供肾整块肾移植6例)的临床资料.单供肾肾移植供者26例,年龄为(7.0±3.9)岁(11个月至17岁),体质量为(27.1±13.8)kg(8~67 kg),身高为(119.7±32.2)cm(55~173cm).单供肾肾移植受者52例,年龄为(20.7±13.3)岁(4~52岁),体质量为(40.8±15.7)kg(11~77 kg),身高为(147.3±22.2)cm(84~175 cm).单供肾肾移植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为0.75±0.24(0.32~1.44).双供肾整块移植供者6例,年龄为(2.9±4.0)个月(28 d至9个月),体质量为(7.6±2.5)kg(3.2~10.0 kg),身高为(66.7±15.6)cm(50~90 cm).双供肾整块移植受者6例,年龄为(34.0±18.9)岁(8~51岁),体质量为(35.9±11.9)kg(24~52 kg),身高为(146.0±15.2)cm(120~155 cm),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为0.31±0.11 (0.14~0.44).统计两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率、外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年肾功能变化、1年及2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结果 单供肾肾移植52例受者中,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至正常;DGF3例,2例受者肾功能分别在术后3周、4周恢复正常,1例儿童受者透析过程中死于重症肺部感染;术后2个月、3个月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各1例,均行介入支架治疗,分别随访12个月及15个月,均无移植肾动脉狭窄复发;尿瘘4例,延长尿管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尿瘘自行愈合;膀胱输尿管吻合口狭窄1例,给予二次手术,随访14个月无狭窄复发.双供肾整块移植6例受者中,发生DGF1例,3周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1例,2周后行移植�
李金锋丰贵文尚文俊庞新路孙佳佳杨先雷刘磊谢红昌丰永花
关键词:肾移植供者儿童捐献
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的指导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细胞色素P4503A(CYP3A)酶系中CYP3A5基因多态性指导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用药。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254例尿毒症患者接受了肾移植,将接受首次肾移植及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方案的成人受者172例纳入研究。术前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受者CYP3A5基因型,依据CYP3A5基因型结果给予不同初始剂量的他克莫司,其中CYP3A5*1/*1型(I组,17例)为0.15mg·kg^-1·d^-1,*1/*3型(II组,77例)为0.13~0.15mg·kg^-1·d^-1,*3/*3型(III组,78例)为0.10~0.12mg·kg^-1·d^-1。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月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监测全血他克莫司浓度谷值(G1),同时依据G和移植肾功能等指标调整他克莫司剂量,统计各组Q与剂量的比值;检测各组受者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肾移植后随着受者服用他克莫司时间的延长,他克莫司的剂量逐渐减少,G也逐渐下降。I组受者术后他克莫司Gl与剂量比值缓慢升高,1个月后趋于稳定;II组和III组受者他克莫司G与剂量比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术后前3个月,I组和II组受者他克莫司G1与剂量比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II组和III组受者他克莫司G与剂量比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1年后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5*1/*1型受者对他克莫司的代谢快,肾移植后早期应适当加大他克莫司剂量以达到目标浓度;*1/*3型受者对他克莫司的代谢先慢后快,早期剂量应加大,并控制后期减量速度,3个月后可适当加快减量速度;*3/*3型受者对他克莫司的代谢慢,早期应给予低剂量,后期药物减量速度应适当加快。
丰贵文郭涛李金锋尚文俊雷婧王志刚庞新路刘磊谢红昌丰永花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他克莫司肾移植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发生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组织标本38例,另随机选择10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的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鼠抗人IDO单克隆抗体、按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IDO,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率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P<0.05)。在T细胞介导的不同病理分级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强度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负相关(r=-0.696,P<0.05)。结论:IDO参与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的调节,高表达的IDO可降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刘佳王晓勃郭涛刘丽丰贵文尚文俊刘磊李金锋
关键词:排斥反应吲哚胺
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
2013年
背景: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肾移植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转换对象的选择和时机至关重要。目的:观察不同血肌酐水平下应用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肾移植患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确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慢性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根据转换前血肌酐≤220μmol/L和血肌酐>220μmol/L,各分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慢性移植肾肾病组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组;前两组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转换组共53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患者为对照组共28例,随访3年。动态观察各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血肌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在随访终点共行移植肾穿刺活检9例。结果与结论:转换前血肌酐≤220μmol/L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慢性移植肾肾病组血肌酐值,在随访第24、36个月血肌酐较转换前明显降低(P<0.0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组血肌酐呈缓慢爬行上升高于前两组(P<0.05)。血肌酐>220μmol/L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血肌酐转换后显著下降(P<0.05);后两组转换后血肌酐呈爬行上升(P<0.05)。转换后主要不良事件有轻度贫血(30.2%)、高脂血症(35.8%)、白细胞低下(22.6%)等。肾移植后血肌酐爬行升高转换西罗莫司方案疗效显著,转换前穿刺活检确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中毒还是慢性移植肾肾病,并结合血肌酐水平综合判断是否行西罗莫司转换治疗,注意监测血脂水平;转换应在移植肾功能发生严重损害前进行,早期转换,患者将获益更大。
王志刚丰贵文李金锋尚文俊庞新路崔芝利刘磊谢红昌丰永花郭战
关键词:西罗莫司慢性移植肾肾病
儿童肾移植47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及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47例儿童肾移植受者相应供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肌酐、移植肾长径、免疫抑制剂浓度、不良事件及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结果47例儿童受者中,接受亲属活体供肾、成人器官捐献供肾和儿童器官捐献供肾的受者分别为3例、2例和42例。受者随访时间为(18.6±17.3)个月(10d至82个月),术后血肌酐均下降良好。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均逆转;1例术后6个月出现移植肾血管狭窄,介入下行移植肾动脉扩张术,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1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者术后1年逐渐出现血肌酐升高,经保守治疗后血肌酐维持在220~270μmol/L;3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5例出现药物性肝功能损害,3例发生骨髓抑制。儿童供肾受者和成人供肾受者术后1年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21.4%和20%(P〉0.05);2例分别于术后2周和15个月死于重症肺部感染。1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7.9%和97.9%,2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5.8%和95.8%。结论儿童肾移值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管理复杂,因此避免继发感染和外科并发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丰贵文王志刚孟宽尚文俊李金锋庞新路刘磊谢红昌丰永花
关键词:儿童肾移植供者
供、受者性别因素对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年
背景:公民逝世器官捐献逐渐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器官来源,供、受者性别因素可能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前评估与受者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分析供、受者性别因素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指导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时受者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施行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依据供、受者性别将受者分为4组: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D组(女性供者,女性受者);随访受者移植后1,2周以及1,3,6,12个月肾功能变化,比较供、受者性别因素对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男性供者组受者(A+B组)移植后各时间点血肌酐值均低于女性供者组受者(C+D组),其中移植后3,6,1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男性供者组受者(A+B组)移植后各时间点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女性供者组受者(C+D组),移植后随访各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移植后各时间点随访血肌酐值均高于其他3组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3,6,12个月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受者的血肌酐值高于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受者移植后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值始终高于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受者移植后3,6,12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值高于D组(女性供者,女性受者)受者,随访6个月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证实,男性供者的受者肾功能恢复优于女性供者;男性受者接受女性供肾时,其肾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应谨慎选择;供者年龄较大以及肾功能较差的男性供�
李金锋孙佳佳丰贵文尚文俊庞新路刘磊谢红昌丰永花王志刚
关键词:肾移植性别因素组织供者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