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728)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6
相关作者:蔡志明桂耀庭唐爱发余振东于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精子
  • 9篇睾丸
  • 9篇精子发生
  • 9篇基因
  • 7篇小鼠
  • 6篇基因芯片
  • 4篇新基因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培养
  • 4篇睾丸组织
  • 4篇小鼠睾丸
  • 4篇免疫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免疫缺陷
  • 3篇精细胞
  • 3篇克隆
  • 3篇分化
  • 3篇RT-PCR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1篇蔡志明
  • 16篇桂耀庭
  • 9篇唐爱发
  • 8篇余振东
  • 6篇郭新
  • 6篇于洁
  • 5篇石敏
  • 5篇张立兵
  • 4篇房家智
  • 4篇张芳婷
  • 3篇李贤新
  • 3篇张键荣
  • 3篇龙云
  • 3篇叶静
  • 3篇万汇涓
  • 2篇尹美珺
  • 2篇刘春霖
  • 2篇龙霞
  • 2篇宋博
  • 2篇朱辉

传媒

  • 5篇中国男科学杂...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生殖与避孕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已成功诱导分化为配子细胞,人胚胎干细胞理论上也具备分化为生殖细胞的潜能。本文从影响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向生殖系分化的基因调控和干细胞小生境(niche)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胚胎干细胞在生殖医学及不孕治疗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郭新蔡志明桂耀庭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小生境基因
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裸鼠体内不同时期移植物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 通过测量不同发育时期移植物的重量及观察其中生精小管结构和生精细胞组成情况,对去势雄性小鼠中移植的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生长和发育进行系统观察。方法 将出生1.2d昆明小鼠睾丸移植到7—12周去势雄性免疫缺陷小鼠背部;在移植后不同时间段(分为3d、1—11周和3.6月16个组)取出移植物,计算移植物的回收率,测定移植物重量,观察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结构及生精细胞的组成。结果 从移植的450个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回收到405个移植物,总回收率为90.0%。重量比移植前增加约40倍。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的发育及各阶段生精细胞出现时间与在正常小鼠中所见基本相同。移植时间超过8周后,生精上皮的退化现象显著增加。结论 将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位移植到受体背部后的发育进程与在体情况相同,第1次生精波结束后的时间应为获取精子细胞和精子的最佳时间,大约是移植后5.7周。
于洁万汇涓蔡志明房家智张芳婷叶静尹美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小鼠睾丸
体外培养方法诱导大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精母细胞在体外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细胞或精子的可能性。方法:取出生后20-22dWistar大鼠睾丸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细胞,分别用含2%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和含2%FBS的DMEM/F12培养基+多种性激素+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等(实验组)作体外培养,于培养后d3、d7、d14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生精细胞染色体倍体的变化;RT-PCR法检测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过渡蛋白1(TP1)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d2,可见支持细胞贴壁生长,生精细胞粘附于支持细胞表面,实验组生精细胞存活率>90%,对照组<5%;培养14d,实验组可见长有鞭毛的长形精子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前生精细胞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群,培养d14实验组单倍体细胞占总细胞数的6.2%,对照组未见单倍体峰。RT-PCR结果显示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一致:培养前生精细胞未检测到TP1mRNA的表达,培养7d后实验组可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培养14d,其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采用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混合培养并在培养液中添加性激素、细胞生长因子等的方法,大鼠精母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减数分裂,分化成长形精子细胞。
桂耀庭聂栋石敏蔡志明
关键词:精子发生减数分裂体外培养
小鼠睾丸移植物中3种生精阶段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探讨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裸鼠体内后,3种阶段特异性基因,缺失型无精子基因(Dazl)、磷酸甘油激酶2(Pgk2)和鱼精蛋白-2(Prm2)在不同发育阶段移植物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0只出生1~2d昆明小鼠睾丸移植到60只7~12周去势雄性免疫缺陷小鼠背部;在移植后不同时间段(分为3d、1周~8周和12周10个组)取出移植物,对在发育不同阶段表达的3种基因出现的时间及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测定,并与相应各年龄段正常小鼠睾丸中的基因表达相比较。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对比各种基因出现的时间与小鼠睾丸发育周期的吻合性。结果在10个时间段取出的移植物中,所测定的3种基因表达趋势与在正常昆明小鼠睾丸中所见基本相同,并与小鼠发育周期基本吻合。结论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后,生精细胞的发育在形态学和几种受试基因出现的时间上与在正常小鼠中表现均相似。从而对该睾丸组织移植模型用于生精细胞异体异位生长发育研究及基因调控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于洁蔡志明龙霞万汇涓叶静张芳婷尹美珺房家智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
睾丸特异性基因TSF22在小鼠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方法将4、9、18、35、54日龄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及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芯片结果分析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杂交点(GenBank登录号:NM_19903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1597bp,含有570bp的完整ORF,编码1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106kDa的蛋白质,我们将其命名为TSF22。RT-PCR分析表明TSF22基因特异性表达于睾丸组织及18日龄小鼠睾丸中。结论TSF22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一致,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唐爱发余振东桂耀庭郭新张立兵张键荣刘春霖蔡志明
关键词:精子发生基因芯片
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自从2002年《自然》杂志发表了第1篇用同种或异种睾丸组织移植进行的生精细胞体外发育研究以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种类动物(包括人类)睾丸组织的体外成熟的探讨。这种采用免疫缺陷动物作为受体,同种或异种睾丸组织为供体的技术与其他生精细胞体外成熟方法相比具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重复性较好等优点。迄今为止,在用小鼠、仓鼠、猫、兔、猪、山羊、牛和恒河猴等动物睾丸组织进行的移植研究中,未成熟生精细胞在作为受体的裸鼠体内均发育到精子阶段,并通过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用发育成的小鼠、兔精子分别产生了下一代。本文总结了供体组织的种类和年龄,受体的性别、完整性、免疫状况和移植部位以及移植时间对移植物发育的影响,概述了近几年来采用该技术所进行的睾丸组织移植研究发展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于洁张芳婷蔡志明房家智
关键词:睾丸组织异种移植
PigM基因在小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通过4、91、8、35、54、日龄和6月龄小鼠睾丸的芯片信号比较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杂交点(GenBank登录号:NM-02623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3 979 bp,含有1 272 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有4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9.788的蛋白质。PigM蛋白与大鼠同源基因PigM蛋白有96%的同源性,与人PigM蛋白有89%的同源性,显示该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RT-PCR分析表明PigM基因特异性表达于睾丸组织及18日龄后的小鼠睾丸中。结论PigM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一致,显示其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解释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可对揭示人类无精、弱精和少精引起的男性不育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男不育及寻找新的男子避孕药的靶位点具有重要意义。
唐爱发余振东桂耀庭郭新张立兵张键荣刘春霖蔡志明
关键词:基因芯片精子发生
睾丸特异性新基因TSC23在小鼠和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睾丸特异性新基因,并探讨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用生物学信息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小鼠不同组织及人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通过4、9、18、35、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的芯片信号比较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基因(GenBank登录号:AK016041),全长有803bp,含有606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有201氨基酸、分子量为22.686kDa的蛋白质,我们将其命名为TSC2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TSC23基因可能在细胞核中表达。SMART功能域分析表明氨基酸序列1~18区域为信号肽功能域,36~58区域为穿膜功能域。TSC23蛋白在人的同源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M-371248,在201个氨基酸区域内有75%的同源性。RT-PCR分析表明TSC23基因特异性表达于人和小鼠睾丸组织中,且只在38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结论TSC23为人和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只在38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余振东蔡志明唐爱发桂耀庭
关键词:基因芯片克隆精子发生RT-PCR
SPACA4基因在人和小鼠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分析SPACA4在小鼠和人的表达特性.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SPACA4基因(mSPACA4)在4、9、18、35、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的Affymetrix芯片杂交,结合RT-PCR实验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SPACA4及其同源基因hSPACA4的表达特性.结果 芯片杂交结果显示,mSPACA4基因在小鼠35d睾丸中开始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与之完全一致.RT-PCR结果还显示,mSPACA4和hSPACA4分别在8种小鼠组织和10种人组织中呈现睾丸特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是跨膜蛋白(34.8%)或质膜上(34.8%)表达.mSPACA4蛋白的信号肽剪切位点在第19~20个氨基酸之间,跨膜区在第2~20及101~126个氨基酸之间.结论 mSPACA4和hSPACA4均为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mSPACA4特异性地在35d龄后的小鼠睾丸中表达,SPACA4具有作为男子避孕药的靶点进行研究的潜在价值.
唐爱发余振东桂耀庭郭新龙云李贤新周锦堂朱辉高新蔡志明
关键词:基因芯片精子发生
人睾丸中各级生精细胞的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人睾丸生精细胞鉴定方法。方法:用机械法离散人睾丸细胞,涂片,用D iff-Qu ik法染色显示细胞形态。在Hoffm an光学镜头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活细胞分类,选取各类细胞分别涂片,行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化学显色原位杂交和c-k it抗原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配置Hoffm an镜头的倒置显微镜下人睾丸圆形细胞主要可分为4群: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原位杂交结果为: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均显示2个着丝粒信号,圆形精子细胞及精子显示单个着丝粒信号。抗c-k it抗体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反应呈阳性,Sertoli细胞、圆形精子细胞、精子反应呈阴性。结论:人睾丸各类细胞在活体形态、染色形态、染色体倍性、抗原表达上均有各自显著的特征,其中据Hoffm an成像形态区分各级生精细胞是在活体状态下一种简便有效的鉴别人生精细胞的方法。
石敏李贤新宋博龙云桂耀庭蔡志明
关键词:睾丸精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