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390)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小林李红波耿焕侠曾文周叶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1篇行政中心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入境旅游
  • 1篇入境旅游经济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模型
  • 1篇驻地
  • 1篇熵值法
  • 1篇县域
  • 1篇县域土地
  • 1篇县域土地利用
  • 1篇旅游
  • 1篇旅游经济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质量
  • 1篇聚落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江苏省经济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李红波
  • 4篇张小林
  • 3篇耿焕侠
  • 1篇冀亚哲
  • 1篇李悦铮
  • 1篇吴江国
  • 1篇江海旭
  • 1篇周叶青
  • 1篇曾文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生态足迹模型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南京市2010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3hm2,出现生态赤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导致生态赤字的原因,最后结合南京市具体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耿焕侠张小林李红波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及其机理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地区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特征;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最大面积值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中心属性值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基于最大面积值法的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与其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有所关联。
冀亚哲张小林吴江国李红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聚落
行政中心驻地对县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丰县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缓冲区法、空间叠置分析法以及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驻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丰县的景观基质,聚落(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是丰县主要的景观类型。与行政中心的距离越近,人为景观的面积比重就越高,大于各景观类型的现状比重,表现出较强烈的空间吸引特性;相反,自然景观所占比重远远低于现状比重,反映出较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与镇政府的距离变大,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程度、聚集程度、斑块形状的规则程度均先减弱后增强;与县政府驻地的距离变大,景观的破碎程度呈现"减弱-增强-稳定"模式,景观形状的复杂程度变大,聚集程度先减弱后稳定,景观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受两等级行政中心驻地距离的影响程度均较小。(3)镇级、县级行政中心分别在1 500m、3 000m范围内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大。
耿焕侠张小林李红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行政中心
中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李红波曾文周叶青李悦铮江海旭
关键词:入境旅游经济
基于熵值法的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定量分析被引量:32
2014年
在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1-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测算结果将江苏省13市划分为经济增长质量最高区、较高区、中等区、较低区四大类。研究发现: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整体上处于逐年上升状态,且苏南、苏中、苏北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13市所属经济增长质量类型区11年间没有发生太大变动,但不同年份各城市相对位次浮动较大;各子系统对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苏南、苏中地区居民经济状况对综合得分贡献度大,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益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大。通过定量分析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长质量11年间的变动情况与空间分布状况,指出江苏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全面提升各市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
耿焕侠张小林
关键词:熵值法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