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C3-I-10)

作品数:1 被引量:4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冰王超马迎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专题教育
  • 1篇综合征
  • 1篇卫生保健
  • 1篇卫生教育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综合...
  • 1篇教育
  • 1篇获得性
  • 1篇获得性免疫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艾滋病
  • 1篇保健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马迎华
  • 1篇王超
  • 1篇张冰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41
2006年
目的通过对部分试点学校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的评估,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4~7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和河南省新乡市8所中学对462名学生开展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并用定性问卷和定性的学习体会评价教育效果。结果开展专题教育前,在学校学过有关HIV/AIDS知识学生的比例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63.8%)高于高中(52.5%),北京市西城区(80.6%)高于河南省新乡市(41.6%)。高中生看过有关描写性行为的书刊、录像、影碟制品的比例(34.9%)高于初中(11.4%)。教育后,艾滋病3条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70.3%提高到92.7%,学生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55.2%~83.5%提高到93.2%~96.9%.对如何避免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44.5%~77.7%提高到72.7%~95.9%;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愿意与HIV/AIDS感染者同班学习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2.8%上升为58.9%。结论在中学开展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非常有效,应推广这种参与式的教育模式,同时要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创造有利于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马迎华王超张新李幼莉张冰郭新军王静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卫生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