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3021)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娜梁中翥梁静秋刘景双王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金刚石
  • 4篇刚石
  • 2篇光学
  • 2篇光学材料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叠氮
  • 1篇叠氮化钠
  • 1篇冶金
  • 1篇冶炼
  • 1篇有色
  • 1篇有色冶金
  • 1篇生态风险
  • 1篇蔬菜重金属污...
  • 1篇土壤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热导率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郑娜
  • 4篇梁静秋
  • 4篇梁中翥
  • 2篇王洋
  • 2篇刘景双
  • 2篇方伟
  • 2篇王维彪
  • 2篇贾晓鹏
  • 1篇徐素娟
  • 1篇姜志刚
  • 1篇张仲胜
  • 1篇王起超
  • 1篇孙崇玉
  • 1篇禹秉熙
  • 1篇李亚楠
  • 1篇常守志
  • 1篇李桂菊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有色冶金区街道灰尘中As和Pb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被引量:9
2011年
应用ArcGIS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葫芦岛市有色冶金区街道灰尘中As、Pb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As、Pb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葫芦岛市街道灰尘中As和Pb的平均含量为33.10 mg.kg-1、533.2 mg.kg-1,分别是辽宁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4倍、25倍;As、Pb分布呈现出以锌厂周围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扩散的空间分布格局;葫芦岛市锌厂附近街道灰尘中As、Pb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害最高级别分别为很强、极强生态危害,Pb污染比As污染严重.
徐素娟郑娜刘景双孙崇玉王洋常守志
关键词:街道灰尘生态风险
吸收辐射复合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光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和直流热阴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DC-PCVD)两种方法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吸收辐射的复合金刚石膜,它对宽光谱范围的光辐射具有99%—99.2%的吸收率,同时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和透过率.随着黑色吸收辐射金刚石层厚度的增加,复合金刚石膜的热导率将小幅度降低,但黑色金刚石膜层厚度小于15μm时,复合金刚石膜的热导率都在16W.cm-1.K-1以上,这满足吸收辐射复合金刚石膜的高导热需求.用热阴极DC-PCVD方法制备的黑色吸收辐射金刚石膜层在1500—1600cm-1范围和1350cm-1处出现了对应于非金刚石碳相的宽带拉曼峰.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金刚石膜中会出现更多的非金刚石碳相成分,即石墨等非金刚石碳相在金刚石膜中富集,复合金刚石膜的透光性也越来越差.黑色吸收辐射金刚石层直接沉积在高纯金刚石片上,具有较高热导率和吸收率,并且该复合膜背面具有绝缘性.
梁中翥梁静秋郑娜姜志刚王维彪方伟
关键词:光学材料金刚石热导率
辐射探测芯片吸收膜理论设计及镍磷黑膜制备被引量:2
2010年
对新型条形辐射探测芯片的吸收膜层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在金刚石材质的探测芯片上采用电镀方法制备了镍磷黑吸收膜.辐射探测芯片的膜层吸收分析表明,芯片吸收膜层的吸收率正比于表面粗糙度.通过对辐射吸收膜层设计与制作工艺的研究,制备出一种用于条形辐射探测芯片的镍磷黑吸收膜,通过测量其表面形貌结构,表明该膜层具有50nm—1.5μm范围的微结构;红外吸收测试表明其吸收率在1.4—8μm波段为0.989以上,从而提高了辐射探测芯片的性能.
李亚楠梁中翥梁静秋郑娜方伟王维彪禹秉熙
关键词:金刚石
掺氮金刚石的光学吸收与氮杂质含量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金刚石光学特性与氮杂质及其含量的关系,从传统的金刚石氮含量标定方法出发,修正了金刚石氮含量的计算方法,并且用添加叠氮化钠的原料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高氮含量金刚石的制备研究.随着体系中叠氮化钠的添加,金刚石红外吸收谱在800—1400cm-1范围的吸收强度相对于基线不断升高,这表明金刚石中存在的氮含量在随着叠氮化钠添加而升高,金刚石在单声子区域吸收强度大大增强.用含叠氮化钠的原料制备的金刚石呈现绿色、墨绿色甚至黑色,颜色的深浅依赖于叠氮化钠添加的多少.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用含叠氮化钠的原料制备的金刚石的氮含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制备金刚石的氮含量,氮含量升高到1450—1600ppm.氮杂质元素的增多将不利于金刚石的光谱透过性,然而这种掺杂金刚石可以作为某些波段的多功能吸收辐射材料.
梁中翥梁静秋郑娜贾晓鹏李桂菊
关键词:金刚石光学材料红外
葫芦岛市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化规律被引量:22
2009年
采用Krige插值法分析葫芦岛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化规律,测定葫芦岛市土壤、蔬菜、粮食中Hg、Pb、Cd、Zn、Cu的含量,应用指数方程和幂指数方程描述重金属与污染源的关系,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通过对当地种植和市售蔬菜、粮食重金属的比较,研究冶炼-氯碱工业对土壤与农作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葫芦岛市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Hg、Pb、Cd、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422、443.1、60.94、4084、247.8mg·kg-1,最大值分别达到6.092、3195、341.7、35157、1557mg·kg-1,Cd、Zn污染属于重污染,Hg、Pb、Cu属于中度污染.土壤中Hg、Pb、Cd、Zn、Cu的污染主要呈现以葫芦岛锌厂为中心,向外围辐散降低的规律,其中Hg还受到氯碱工业的影响.葫芦岛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指数方程和幂指数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Pb、Cd、Zn、Cu在土壤中随距离的变化趋势.地产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市售农作物,则进一步说明了重金属对葫芦岛市土壤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
郑娜王起超刘景双王洋张仲胜
关键词:土壤农作物重金属锌冶炼
纯铁触媒添加叠氮化钠合成高氮含量金刚石
2009年
氮元素是天然金刚石和人工合成金刚石中最主要的杂质。为了能够合成出与天然金刚石相同程度含氮量的金刚石,采用含添加剂叠氮化钠(NaN3)的纯铁粉末触媒和石墨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合成研究。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对金刚石晶体中的氮含量进行细致的测试。结果表明,用含添加剂NaN3的纯铁粉末触媒合成的金刚石中以单一替代形式(Ib)存在的氮杂质最高浓度达到了2200μg/g,这远远超过了迄今为止报道的用传统的金属触媒生长的具有完整晶形的金刚石中氮的最高含量800μg/g,氮含量达到天然金刚石相同量级;当NaN3的含量小于0.7%时,金刚石中氮含量随着NaN3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梁中翥贾晓鹏梁静秋
关键词:氮化物金刚石
Mercury distr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up the soil-plant-grasshopper-spider food chain in Huludao City, China被引量:6
2010年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otal mercury (THg) distribution and its bioaccumulation up the soil-plant-grasshopperspider in the Huludao City, which is polluted seriously by chlor-alkali and zinc smelt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of Chin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verage THg concentrations in soil, plant leaves, grasshopper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and Acrida chinensis, and spider were 0.151, 0.119, 0.167 and 0.134 mg/kg, respectively. THg spatial distribution suggested that most of mercury came from the chlor-alkali plant and the two zinc smelteries. The highest mercury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in the wings among different grasshoppers’ organs. Although spiders are the predatory, THg concentrations in their bodies were not high, and only on the same level as in grasshoppers, which might be due to spiders’ special living habits. In the light of the mercury transportation at every stage of the soil-plant-grasshopper-spider food chain, the bioaccumulation factors were 0.03, 0.79–1.11 and 0.80–1.13 respectively. It suggested that mercury biomagnification up terrestrial food chains was not so large and obvious as it was in the aquatic food chain.
Zhongsheng ZhangQichao WangDongmei ZhengNa ZhengXianguo Lu
关键词:MERCURYPLANTGRASSHOPPERSPIDERBIOACCUMULATIO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