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SJD760004)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东朱逸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2篇思维
  • 1篇底线
  • 1篇艺术
  • 1篇中西艺术
  • 1篇无厘头

机构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王东
  • 2篇朱逸宁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艺术否定观刍议
2009年
"中国艺术否定观"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当前和谐社会文化构建的需要,其目的是既要接续中国文化传统,也要体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现实的要求,其关键是如何处理现实矛盾,如何把握艺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颠覆"问题。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无疑是这种否定观的范例。
王东朱逸宁
关键词:无厘头
论艺术否定性的层次被引量:1
2007年
西方艺术思想史上对艺术否定性的认识经历了传统层面阶段、形式——社会层面阶段和本体层面阶段等三个阶段。传统层面可以分为"再现"和"表现"两个相"否定"的连续过程,它们都是从外部功能上突出艺术与现实的否定性关系;而从19世纪开始,艺术以转向"内"的视角"否定"了传统层面的艺术否定性观念,开创了艺术形式至上的现代主义时代;而本体层面是对前两个层面的哲学总结。可以看到,艺术的否定性不仅是面向现实而言,而且也是面向自身历史构筑的传统而作的持续创新的过程。
王东
论中西艺术否定观的差异及其元思维底线被引量:1
2009年
中西艺术形态和风格的差异是由中西艺术否定观决定的。中国艺术否定观对待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相通"、"合一",而西方则认定为"距离",这样的艺术观念差异从元思维来看,则又逃不过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元思维底线。
王东朱逸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