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fx085)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姚莉冯喜恒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司法
  • 1篇刑事
  • 1篇预审
  • 1篇审查
  • 1篇司法控制
  • 1篇司法审查
  • 1篇诉讼
  • 1篇诉讼模式
  • 1篇权力
  • 1篇权力范围
  • 1篇权力制约
  • 1篇协商
  • 1篇协商程序
  • 1篇法官
  • 1篇犯罪
  • 1篇犯罪控制
  • 1篇犯罪控制模式

机构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3篇姚莉
  • 1篇冯喜恒

传媒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法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刑事审前协商程序的司法控制被引量:17
2010年
协商性司法下,审前程序不再仅具有为审判程序作准备或程序分流的简单功能,更具有独立的实体处分和纠纷解决功能。由于协商程序中检方滥权现象的存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辩诉交易中出现了法官积极参与协商程序的现象,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也在引进或创制协商程序时设立了种种制度措施由法官对协商程序进行司法控制。对协商程序实施司法控制和监督不失为一种保护平等协商的良策,我国在构建协商程序时也应当从保障公平协商的角度出发完善司法控制的相应制度。
姚莉
关键词:司法控制协商程序
犯罪控制模式下的法官决策被引量:1
2010年
诉讼模式是影响法官决策活动的显著因素。在犯罪控制模式下,法官决策在目的、思维、制度等方面都具有偏重秩序和安全的特征。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大致属于均衡型的犯罪控制模式,但是我国法官决策思维模式、职权分配、制度设计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程序主义化、职权合理化和制度科学化的决策机制,该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法官职权配置、程序规制和物质保障等方面的完善。
姚莉冯喜恒
关键词:犯罪控制诉讼模式
论澳门法官预审权的合理配置被引量:1
2013年
法官预审权在澳门刑事诉讼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定位较为模糊,权力范围过宽,与其他权力交叉冲突,运行不够通畅,效率不够高,缺乏监督,滥用的风险较大等诸多不足,客观上需要进行改革。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和司法现状,结合其他国家和内地的通行做法和有益经验,应在遵循诉讼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坚持权力的有限性和分工负责原则,坚持诉讼效率和循序渐进原则,明确限定法官预审权的范围及效力,优化法官预审权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以实现法官预审权定位和功能的回归。
姚莉
关键词:司法审查权力范围权力制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