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52)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安沂华王忠诚张涵李晋孙崇然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武警总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神经干
  • 6篇神经干细胞
  • 6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3篇神经营养
  • 2篇营养因子
  • 2篇神经干细胞移...
  • 2篇神经干细胞移...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损伤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后遗症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移植治...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安沂华
  • 4篇张涵
  • 4篇王忠诚
  • 3篇孙崇然
  • 3篇李晋
  • 2篇黄华
  • 1篇史晶
  • 1篇尹宗杰
  • 1篇张绍东
  • 1篇江涛
  • 1篇肖晓芬
  • 1篇张磊
  • 1篇张建民
  • 1篇郑永日
  • 1篇刘淑玲
  • 1篇夏雷
  • 1篇程洪斌
  • 1篇历俊华
  • 1篇孙异临
  • 1篇王运平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Biomed...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和脊髓的外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和脑缺血、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以及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的再生与修复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不仅给患者造成重大的精神负担,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SC)的发现成为上述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尹宗杰张涵安沂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增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分化运动神经元病退行性疾病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0
2007年
对30例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经过系统化整体护理及规范康复治疗后,患者住院20~62(27.10±7.50)d出院。随访3~24个月,22例患者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得到改善,8例症状无明显变化。提出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的恢复。
张磊史晶王运平肖晓芬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护理
隧道法:一种评价大鼠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的方法
200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一种新的、简便的、比较精细的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行为学评分方法——隧道法。方法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TC染色验证模型制作的有效性,缺血后2d、1周、2周、4周,分别用5分法和隧道法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并测量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结果TTC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梗死灶。5分法只能反映是否存在皮层损伤,但不能反映脑缺血后自发恢复的细微神经功能变化。隧道法双前肢和双后肢评分之和的峰值出现在缺血后2d和1周,1周后下降;双前肢和双后肢评分之差的高峰出现在缺血后1周,1周后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显示术后缺血侧肢体的波形消失,缺血2周后有波幅恢复的趋势,潜伏期大于对照组;而运动诱发电位却显示反常的现象,即缺血侧的波幅反而高于未缺血侧,而潜伏期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隧道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精确的评价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的方法,可以用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孙崇然安沂华刘淑玲夏雷李晋张涵黄华王忠诚
关键词:脑缺血动物模型诱发电位
Induction of Functional Recovery by Co-trans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Schwann Cells in a Rat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Model被引量:25
2007年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ansplantation efficacy of neural stem cells (NSCs) and Schwann cells (SC) in a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Methods Multipotent neural stem cells (NSCs) and Schwann cells were harvested from the spinal cords of embryonic rats at 16 days post coitus and sciatic nerves of newborn rat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SCs in vitro induced by either serum-based culture or co-culture with SC were analyz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NSCs and SCs were co-transplanted into adult rats having undergone spinal cord contusion at T9 level. The animals were weekly monitored using the 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ystem to evaluate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contusion-induced spinal cord injury.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ransplanted NSCs were studied in tissue section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Embryonic spinal cord-derived NSCs differenti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oligodendrocytes in serum-based culture upon the withdrawal of mitogens. In cocultures with SCs, NSCs differentiated into neuron more readily. Rats with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which had undergone transplantation of NSCs and SCs into the intraspinal cavity demonstrated a moderate improvement in motor functions. Conclusions SC may contribute to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in vitro and in vivo. Transplantation of NSCs and SCs into the affected area may be a feasible approach to promoting motor recovery in patient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JIN LICHONG-RAN SUNNHAN ZHANGKAM-SZE TSANGJUN-HUA LISHAO-DONG ZHANGYI-HuA AN
关键词:脊椎损伤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2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患者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神经干细胞,并于第1次术前和第4次术后半年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患者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动和转移、运动、交流、社会认知都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程洪斌胡韶山郑永日李敏安沂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定
神经营养素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突触的再生修复被引量:4
2004年
突触的再生修复是细胞水平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神经营养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突触的再生修复,增强突触的功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深入了解神经营养素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机制,探索最佳用药方法和途径,将有效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
安沂华江涛Dunyue LuMichael Chopp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突触神经再生
离体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学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来自孕 17-19dWistar大鼠胎鼠大脑皮层的神经干细胞 ,分别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的超微结构。结果未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的大小、形态和细胞内结构基本相同。细胞都呈小球形 ,表面带有微绒毛 ,细胞以有丝分裂形式进行增殖。透射电镜显示细胞核、浆比例很高 ,核呈多形性、分叶状 ;胞浆稀少 ,无成熟的细胞器。分化后 ,从球体表面向四周伸出众多突起 ,胞体也从球形变成扁平形 ,细胞浆体积明显增多 ,胞浆内出现多种成熟的细胞器。细胞从具有单一的细胞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干细胞向不同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转变。结论神经干细胞是保留原始细胞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增殖特性的特殊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诱导分化成具有成熟细胞器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安沂华翟晶历俊华张绍东孙异临王忠诚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分化细胞器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神经干细胞中的翻译与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三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翻译水平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方法取孕16d胚胎SD大鼠皮层细胞,无血清选择性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第1-7代细胞体外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速度,相对定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第5-7代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第6代分泌NGF速度最大,(17.80pg/10^6细胞·d^-1)。在第6代BDNF和NT-3基因的相对翻译量最大,在第7代NGF的相对翻译量最大(与对照比值分别为29.446、35.017和16.220)。结论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翻译、表达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孙崇然王忠诚李晋张建民王雅杰张涵安沂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
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神经营养因子在突触水平、轴突水平和细胞水平,乃至神经系统的附属结构水平上,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关于神经系统的免疫分子,新近的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不是免疫豁免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有促进作用,一些原来被认为只有在免疫系统中存在的大分子还被证明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再生,而且不依赖于免疫系统。因此,作者推测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孙崇然李晋张涵黄华安沂华王忠诚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免疫分子神经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