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101034)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金明叶雅杰王永洁陈凯杨铁金更多>>
-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大中型土壤动物对内陆盐沼沿退化序列环境的指示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分析了扎龙盐沼湿地土壤大中型土壤动物分布格局及其对湿地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大中型土壤动物对研究区典型湿地退化序列的土壤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响应。沼泽表层具有最高的个体密度(达728只/m2),羊草草原表层的类群数最高(具有10个科的土壤动物),也具有最高的Shannon-Wiener指数。裸地无论是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还是种群密度都显著低于其他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裸地的优势类群为鞘翅目、双翅目以及弹尾目。羊草草原的大中型土壤动物以膜翅目、等翅目和双翅目幼虫为优势种群。拂子茅苔草区优势种群为膜翅目和双翅目幼虫。芦苇沼泽以环口螺科和双翅目幼虫为优势种群。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土壤动物的环境因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以湿度和有机质为代表的指标,可以反映湿地湿润和丰富腐殖质的特征;以碱化度为代表的另一类指标,可以反映该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保护湿地植被对于维护湿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罗金明尹雄锐叶雅杰王永洁
- 关键词:湿地退化生物指示
- 生态补水措施下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特征
-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探讨了生态补水措施对扎龙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来整个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近年来汇入湿地的径流量持续减小导致湿地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即使在人工补水的措施下近10年湿地...
- 罗金明
- 关键词:湿地退化
- 文献传递
- 人为扰动下扎龙湿地土壤环境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人为扰动对扎龙湿地土壤性质及对湿地水质退化的影响和湿地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湿地退化的现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综合作用下演替的结果。湿地以粉砂质为主的土壤质地特征决定了湿地生在受到干旱胁迫下水体很容易发生污染。近20年来整个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汇入湿地的径流量持续减小导致湿地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含磷和含氮物质的富集是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湿地水质指数呈现从核心区向外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除了极少部分区域的水质为贫营养化水平外,大部分缓冲区域的水质已经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位于湿地东部的缓冲区地带的水体大部分都已经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鉴于扎龙湿地地表水富营养化污染的严重性,有必要把水体当中的含磷和含氮物质污染防治作为治理湿地水环境的重点加以考虑。
- 罗金明尹雄锐叶雅杰王永洁
-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
- 大兴安岭典型针阔混交林区土壤持水效应被引量:4
- 2014年
- 受地貌条件的影响,大兴安岭低山丘陵地区土壤的水、热性质出现分异,发育的土壤类型以及植被都表现出典型的高寒森林湿地中域景观特征。沿局部分水岭向河谷低漫滩发育4种土壤类型,依次为塔头苔草草甸土—灰色森林土—白浆土—暗棕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湿地存在明显的冻融过程,冻融作用的影响下森林湿地表层的水分数量和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冻融过程中,位于地势较高的森林植被湿地仅表层储存大量水分,而位于低位的塔头苔草湿地整体土体的水分数量和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白浆土的水分特征曲线非常平缓,表明土壤水分变化微弱。大兴安岭地区山岭和山麓发育的土壤土层较薄,使得除了枯落物(O)层外其他土层土壤持水性能都弱,一旦该地区枯枝落叶层受到破坏,整个山岭表层的土壤将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 罗金明王永洁陈凯胡守才刘志远
- 关键词:森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冻融作用针阔混交林
- 扎龙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征及综合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近年扎龙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的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各项指标(除CODMn外)的含量最高的时期都为Ⅴ级水质标准;另外,湿地的水质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农业活动较频繁的地区的水质污染最重,扎龙湿地富裕以及林甸地区所属的湿地边缘的CODMn高达200ug/L,TP含量最高超过1000ug/L。应用幂函数加和型(EI)以及改进型营养状态指数模型(TSIm)对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综合评价表明,两种模型评价的结果存在模型的线性相关关系。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属于(重)富营养化甚至达到极富营养化程度,并且近20年来扎龙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 叶雅杰罗金明王永洁尹雄锐王文锋
- 关键词:扎龙湿地湿地退化富营养化
- 扎龙湿地系统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对水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野外采集到的湿地底泥、水体以及栖息水禽的附属物(羽毛、蛋壳和粪便)样品,研究了扎龙湿地系统中Cr、Pb、Cd、Zn和Cu共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扎龙湿地系统重金属的富集有很明显的影响。研究区水体除Cu和Zn为II类水或者I类水质标准,Pb、Cr以及Cd都是V类,且靠近人类活度频繁区域底泥中重金属元素达到强污染程度,而与核心区相毗邻的样点污染程度较轻。底泥中Cd的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09,是研究区底泥中主要污染因子。扎龙湿地重金属富集已经影响到该区域大型水禽生态健康。扎龙湿地栖息和繁殖的常见水禽中都不同程度的富集了一定的重金属含量,且附属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为Zn>Cr>Pb>Cu>Cd,但是除了Cu元素外其它4种元素重金属质量分数已经超标且Cd超标最严重。对同一种水禽其不同附属物所超标程度不一致,表现为羽毛富>粪便>蛋壳。
- 叶雅杰罗金明杨铁金尹雄锐王文锋
- 关键词:底泥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