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5021)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荆燕张国民王辉张鸿旭马宏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断层
  • 1篇单元法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特征
  • 1篇地震目录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学参数
  • 1篇地震震源
  • 1篇洋中脊
  • 1篇应变场
  • 1篇应变率
  • 1篇有限单元法
  • 1篇远震
  • 1篇震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同震响应
  • 1篇全球地震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4篇荆燕
  • 3篇张鸿旭
  • 3篇张国民
  • 3篇王辉
  • 2篇马宏生
  • 2篇刘凤秋
  • 2篇董建业
  • 2篇熊玉珍
  • 2篇孙起伟
  • 2篇陈葛天
  • 2篇张世中
  • 2篇李宏
  • 1篇石耀霖
  • 1篇王在华
  • 1篇任金卫
  • 1篇张怀
  • 1篇王新岭
  • 1篇刘杰
  • 1篇赵营海
  • 1篇江在森

传媒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多种地震学参数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被引量:16
2005年
地壳应变场研究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领域, 以往文献的探索大多集中在地壳形变的测量和研究上, 包括大面积水准测量和GPS观测等。文中利用多种地震学参数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 利用哈佛CMT目录和现代中国地震目录得到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面波震级与标量地震矩的统计关系, 进而采用中国大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 给出地震最大剪切应变率场的分布。研究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最大剪切应变率的高值区, 帕米尔和阿萨姆地区的应变率值最大。与GPS得到的应变场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的结果存在一致趋势。利用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研究了中国大陆的地震视应变分布, 显示地震的视应变分布与地壳应变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且发生在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地震的视应变水平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王辉张国民江在森马宏生王新岭
关键词:应变场历史地震应变率
柯坪断裂东段现今微动态运动监测与研究
2007年
1997年1月2日-1998年12月31日新疆伽师地震群的发生,使柯坪断裂的滑动速率和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利用MD系列断层仪对柯坪断裂东段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柯坪断裂带东段在伽师地震群前后,垂直滑动速率由0.037mm/a提高到0.069mm/a,水平错动速度由左旋0.033mm/a改变为右旋0.016mm/a;水平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垂直运动强度提高了近一倍;伽师震群发生前后,柯坪断裂东段附近的应力场发生了改变,最大和最小水平应变率的大小虽未变化,但主应变率轴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6.7°。
荆燕张世中熊玉珍李宏刘凤秋孙起伟董建业张鸿旭王海忠陈葛天
利用哈佛CMT目录研究全球Ⅰ级构造系统的地震活动被引量:7
2005年
 地震是描述地壳现今构造带和应力场的最佳信息源,包含了全面而又丰富的动力学内涵。根据全球地震的分布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全球最活动的构造被划分为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中脊构造系和大陆构造系等 3个全球Ⅰ级构造系统。文中应用包含多种参数的哈佛CMT地震目录,研究了全球及其 3个Ⅰ级构造系统的地震震源破裂类型、地震活动特征、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等,讨论了三大构造系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别,进而说明了各个构造系在构造环境和动力作用方面的差别。
王辉张国民马宏生荆燕
关键词:地震活动特征洋中脊全球地震地震目录地震震源
用活断层资料分析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构造应变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根据活断层资料,利用贝塞尔双三次样条模型对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应变率场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构造膨胀率、构造剪切应变率、构造矩率和旋转角速度的分布都与地震的分布相似,呈条带状,并与活动地块的边界和主要断裂位置一致。另外,中国大陆的地壳变形具有西强东弱的整体特征。
荆燕任金卫王辉
关键词:活断层活动地块晚更新世
青藏活动地块区运动与变形特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2
2006年
利用二维有限元模型,以GPS测量的构造运动为约束条件,探讨了青藏活动地块在弹性应变积累过程中的运动与变形状态。模拟结果表明,青藏活动地块区在整体运动过程中,内部变形以大范围的分布为特征,其内部的应变分布和弹性应变能积累速率表明了Ⅱ级活动地块与活动边界带的显著变形差别活动地块内部的应变和弹性应变能积累速率相对较小且分布较均匀;活动边界带上变形相对集中,应变和弹性应变能积累速率相对较高,并呈非均匀分布。这反映了青藏地块区内所含的各Ⅱ级活动地块的运动变形的整体性特征及彼此间的差异性特征,也揭示了活动地块构造通过边界带变形等方式对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
王辉王辉张国民石耀霖张怀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荆燕张世中李宏熊玉珍刘凤秋孙起伟董建业张鸿旭陈葛天
关键词:同震响应
独山子—安集海断裂单基线双分量斜跨断层监测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与断层走向斜交的、可以同时观测到垂直和水平距离变化的单基线跨断层观测仪器组对北天山地区的独山子—安集海断裂的现今运动特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合独山子—安集海断裂10多年来的观测数据,求取了该断裂在无震蠕滑状态下10a来的运动特征和滑动速率,得到:独山子—安集海断裂的现今运动性质为逆冲左旋运动,断层垂直运动的速率为0.1056mm/a,水平左旋滑动速率为0.0123mm/a,断层以倾向运动为主,反映出该地区地壳变形以近南北向缩短为主。
荆燕赵营海张鸿旭宋光甫王在华王峰
关键词:跨断层测量现今地壳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