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5010)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梅秀苹沈旭章常千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定点形变
  • 1篇形变
  • 1篇映震
  • 1篇映震能力
  • 1篇水管
  • 1篇水管倾斜仪
  • 1篇图像
  • 1篇倾斜仪
  • 1篇昆仑山口西8...
  • 1篇潮汐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篇沈旭章
  • 2篇梅秀苹
  • 1篇常千军

传媒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由多台定点长水管倾斜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的初步尝试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尝试利用多台定点地倾斜形变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图形的方法,对中国大陆47个定点形变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构建了地倾斜形变场时空演化分布图像。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后水管倾斜资料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地震前后较多台站水管倾斜仪的日均值都出现了趋势上的较大变化,东西向日均值、南北向日均值和南北向潮汐因子的空间分布也都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而东西向M2波的潮汐因子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定点形变台站的建设和资料的积累,该方法可以构建每月或者每周形变场的变化,有望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沈旭章梅秀苹
关键词:定点形变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映震能力的分析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以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年以来的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从非潮汐和潮汐两个方面,利用形态分析法、曲线拟合、残差分析、潮汐因子动态分析、半日波大潮椭圆以及潮汐偏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观测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台的水管倾斜仪对邻区的中强地震有很好的中、短期响应。
沈旭章常千军梅秀苹
关键词:潮汐映震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