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89)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晁群芳王旭辉李磊杨滨银陈志丹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中国石油新疆石油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降解
  • 3篇油污染
  • 3篇石油污染
  • 3篇内源微生物
  • 3篇污染
  • 3篇激活剂
  • 3篇降解菌
  • 2篇正交
  • 2篇生物采油
  • 2篇石油污染土壤
  • 2篇微生物采油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法
  • 2篇降解率
  • 2篇DGGE
  • 2篇采油
  • 1篇代谢
  • 1篇动力学分析

机构

  • 8篇新疆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晁群芳
  • 4篇李磊
  • 4篇王旭辉
  • 4篇杨滨银
  • 3篇姚小云
  • 3篇尹丹丹
  • 3篇陈志丹
  • 2篇韦超英
  • 2篇徐鑫
  • 1篇王立新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利用从克拉玛依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以石油烃降解率、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毒性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不加生物菌剂翻耕、加生物菌剂不翻耕、加生物菌剂翻耕、加固定化菌剂不翻耕和加固定化菌剂翻耕6种不同实验条件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63 d的修复过程中,加固定化菌剂翻耕实验F组的石油去除率达到了78.7%,比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实验A组的石油去除率提高了49.5%。随着土壤毒性逐渐降低,玉米(Zea mays L.)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可以在F组土壤中良好的生长,达到了修复的效果。
王旭辉晁群芳徐鑫李磊
关键词:生物修复降解率土壤毒性石油污染
适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DNA模板制备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了快速、简便和经济地获得理化性质不同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总DNA,以用于后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动态监测。[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总DNA进行提取,并通过DNA产量、纯度、片段大小、基因组完整性等对提取得到的DNA质量进行评价;并对16S rDNAV3可变区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结果]采用3种方法均能从石油污染土壤中提取得到相应的细菌DNA片段,且针对同一种提取方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DNA提取效果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DNA在浓度和纯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采用3种方法提取得到的DNA量分别可达98.3、79.9和43.8 ng/μl。[结论]选取方法1提取基因组DNA并进一步纯化,纯化后的DNA分别采用引物F27/R1492和F357/R518进行16S rDNA及116S rDNAV3可变区的扩增,获得了条带清晰、浓度高、无污染的DNA目的片段;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得到的DGGE图谱可直观反应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优势种群。
韦超英杨滨银方新湘娄恺晁群芳
关键词:DNA提取石油污染土壤DGGE
响应面法优化油藏微生物激活剂配方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确定克拉玛依油田93号油井内源微生物采油最佳激活剂配方,采用响应面法结合原油降解率及降黏率指标研究了可溶性淀粉、硝酸钾、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对内源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内源微生物采油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回归模型很好地反映出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激活剂配方:可溶性淀粉10.9 g/L,硝酸钾3.2 g/L,磷酸氢二钾0.9 g/L,此时原油降解率及降黏率的预测值为65.04%、42.03%;实际测得原油降解率及降黏率为69.27%、45.17%,误差仅为4.23%及3.14%。说明采用响应面法筛选出的激活剂配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李磊晁群芳方新湘陈爱华王旭辉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响应面法微生物群落结构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配比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从克拉玛依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降解菌S1、S2、S5和S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鉴定,确定4株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了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对4株菌的添加比例进行了响应面的优化。结果表明,当石油含量为1.5 g时,菌种S1、S2、S5和S8接种量分别为0.21 g、0.22 g、0.41 g和0.22 g时的石油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在该条件下石油降解率预测值为60.17%,验证值为60.10%。
王旭辉晁群芳徐鑫李磊
关键词:降解率菌种鉴定响应面法石油污染
克拉玛依油田内源微生物选择性激活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从5份克拉玛依原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六类细菌选择性激活条件,筛选最佳激活剂配方,借助DGGE技术对激活前后菌群的结构变化进行比较,更精确的揭示油藏微生物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针对筛选到的六类细菌,以降粘率及菌群增长率的变化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激活剂及其最佳浓度的选择,利用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所采原油污染土壤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相同,既含有有益菌群如石油烃降解菌、产甲烷菌、脱氮菌等,又含有有害菌群如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铁细菌等。根据样品中微生物生长率及降粘率的变化,筛选出最佳选择性激活剂配方:0.8%蔗糖,0.4%硝酸钠,0.15%K2HPO4/KH2PO4。加入该激活剂可使原油的降粘率由7.9%升至46.00%。经DGGE分析,激活后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在53%~76%,高于激活前的相似性41%~61%,这表明通过激活剂的选择性激活作用,可提高微生物的降粘效果,并使有益菌的生长占据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结论】所选激活剂明显改变了原油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有效而有选择性地激活了内源微生物的生长,使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增强。
尹丹丹晁群芳王立新韦超英杨滨银陈志丹姚小云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降粘率正交试验激活剂DGGE
变异系数在油藏微生物激活剂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筛选克拉玛依油田93#油井内源微生物最佳激活剂配方,采用不同激活剂对油藏微生物进行了选择性激活,对激活后的腐生菌、产甲烷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铁细菌数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以变异系数为指标对激活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原油降解率及降黏率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可溶性淀粉为碳源、KNO3为氮源、K2HPO4为磷源,且三者质量浓度分别为10,4,1 g/L时,能够较好地刺激油藏有益内源菌的生长,对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对采油不利的细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变异系数可以作为油藏微生物激活剂配方筛选的评价指标之一,为后续现场试验提供理论基础。
李磊晁群芳方新湘王旭辉陈爱华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
一株菲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动力学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从克拉玛依油田附近稠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能以菲为唯一碳源的菲降解菌y-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比对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确定菲降解菌y-8属于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菲降解菌y-8在30℃、接种量2%(体积分数)、pH=7.0、17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72h,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菲的降解率达到93.7%,同时可耐受较高质量浓度的菲(3 000mg/L)。同时,对不同初始浓度菲降解动力学曲线进行分析,建立菌降解的指数模型,得到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lnc=-0.045 1t+A(其中,c为菲质量浓度,mg/L;t为降解时间,h;A为常数),半减期为91.01h。
杨滨银晁群芳陈志丹姚小云尹丹丹
关键词:降解耐受性
一株芘降解菌B2的降解条件优化及降解基因被引量:10
2012年
芳香烃降解菌是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生物资源。采用芘平板升华法对克拉玛依原油污染土壤样品进行驯化培养,分离得到一株芘降解菌B2,经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菌株B2对高分子量多环芳烃芘的降解条件,并构建多元非线性模型预测菌株B2对芘的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OD660 nm为0.60、降解温度为40℃、降解时间为6.0 d时,预测菌株B2对芘的降解最大达到38.214 mg/L,实际测得最大降解量为37.906 mg/L,预测准确率为99.19%。运用PCR技术克隆B2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B2C23O)(I.2.A亚家族),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880 bp,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Pseudomonas putida W619同源性最高为97%;对B2C23O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邻位断裂双加氧酶模式结构,推测菌株B2通过邻位裂解途径降解芘代谢中间产物邻苯二酚。
陈志丹晁群芳杨滨银姚小云尹丹丹
关键词:假单胞菌属正交实验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