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08-03)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水良陈国奇印丽萍李明丽毛俐慧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入侵
  • 5篇入侵性
  • 4篇植物
  • 3篇性状
  • 2篇杂草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一年蓬
  • 1篇植物入侵
  • 1篇植物性状
  • 1篇植物学
  • 1篇植物学性状
  • 1篇入侵植物
  • 1篇入侵种
  • 1篇生理
  • 1篇生理指标
  • 1篇侵种
  • 1篇外来入侵
  • 1篇外来入侵种
  • 1篇外来杂草
  • 1篇胁迫

机构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出入境检...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郭水良
  • 4篇陈国奇
  • 4篇印丽萍
  • 2篇李明丽
  • 1篇毛俐慧
  • 1篇王勇
  • 1篇胡天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入侵植物春一年蓬对不同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解上海市郊一种新外来入侵植物春一年蓬对逆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测定不同环境胁迫下营养生长时期春一年蓬的膜相对透性、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5℃和22℃处理相比,35℃处理的春一年蓬植株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膜相对透性高.用pH 7的溶液处理的春一年蓬植株,其体内的膜相对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用pH 10或pH 4的溶液处理的植株.随着其生长环境中NaCl含量的增加或者干旱胁迫,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膜相对透性也相应地增加.而且,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土壤NaCl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总之,①与高温环境(35℃)相比,春一年蓬更适合生长于低温(5℃)环境;②中生或湿生环境适合春一年蓬的生长,过酸(pH 4)或过碱环境(pH 10)均会对春一年蓬产生有害影响;③春一年蓬对土壤中的NaCl较敏感,在高NaCl(>0.05 mol?L-1)环境中其丙二醛、膜相对透性等均升高.
胡天印王勇印丽萍郭水良
关键词:入侵性生理指标胁迫
江浙沪不同杂草类群性状与入侵性关系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对于江苏、浙江和上海境内现有的647种杂草,统计了包括入侵能力、生活史、果实大小和数量、繁育系统和对水分环境适应方式等32个植物学和生态学性状.以这32个指标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将647种杂草分成11个类群.再以入侵能力为独立变量,其他31个性状为因子,应用SPSS13.0软件中的GLM和Bivariate分析模块,探讨了647种杂草作为整体和在不同类群中入侵能力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将647种杂草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直根或块根、单性花、多年生、中生或阴生和花部两侧对称等性状的植物入侵能力较弱,而种子(或果实)数量多、生活史短、适生于阳生和湿生环境的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入侵性.但是,如果统计各类群中杂草入侵性与性状间的关系,发现在某个杂草类群中与入侵性关系密切的性状,在另外的杂草类群中不一定与入侵性有关.因此,不可能用某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不同生态适应对策的植物的入侵性.提出,要在特定区域开展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预测,首先应了解该地区的杂草有哪些生态适应类群,再判断目的植物更接近于何种杂草类群.
李明丽郭水良印丽萍陈国奇
关键词:杂草入侵性性状
DNA C-值与被子植物入侵性关系的数据统计分析--以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为例被引量:23
2008年
统计了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的DNA C-值,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分类群、生活型、倍性、生活史类型以及在杂草和非杂草类群中的分布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539种被子植物DNA C-值平均为4.06 pg,其中木本植物的DNA C-值平均为1.84 pg,低于草本植物的平均值(5.02 pg);(2)双子叶植物(360种)的DNA C-值平均为2.20 pg,极明显地小于单子叶植物(179种)的平均值(7.80 pg);(3)1年生植物的DNA C-值平均为2.78 pg,明显小于多年植物的平均DNA C-值(6.65 pg);(4)134种杂草的DNA C-值平均为1.93 pg,明显小于非杂草草本植物的平均值(6.75 pg),含杂草较多的科,平均DNA C-值相对较小;(5)统计的47种入侵杂草的DNA C-值平均为1.76 pg,略小于134种杂草的平均DNA C-值(1.93 pg),极显著地小于非杂草性草本植物(6.75 pg);(6)以科为单位,不同科的DNA C-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7)DNA C-值与染色体倍性的关系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倍性的增加,基因组变小;(8)在同一科、属中,与非杂草相比,典型杂草的DNA C-值往往偏小;(9)总体上杂草或杂草性强的植物,它们的DNAC-值比非杂草性植物的要小。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例外,例如野燕麦(Avena fatua)的DNAC-值就高达14.15 pg,而相反,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的一些非杂草栽培植物,却具有很低的DNA C-值。结论:DNA C-值在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间、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之间,特别是在不同的科之间,植物的DNA C-值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DNA C-值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应该严格地限于同一科(或属)内的相关物种间的比较。
郭水良陈国奇毛俐慧
关键词:被子植物DNAC-值入侵性
外来入侵种植物学性状和环境因子间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在浙江金华市郊的不同生境中设立73个样地,通过调查计测样地中外来杂草的生态重要值和34个植物学性状,以及样地中的12个环境因子,分别建立样地-杂草重要值、样地-环境因子和样地-植物学性状3个数据矩阵,应用PC-ORD4.0软件中的典范对应分析模块,探讨杂草分布与环境因子、植物学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73个样地中的69个样地被发现有外来杂草分布,共计有32种;(2)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含沙量、坡度、林冠层郁闭度、土壤翻耕程度、放牧程度、离住宅区距离、建筑程度和交通频度是影响外来杂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的区域,外来杂草多数具有营养繁殖能力、多年生、无地上茎、有根状茎、两侧对称花等植物学性状;(4)在林地中的外来杂草,多数为两年生或具有根状茎、攀缘茎、有棘刺、有毒、叶片较厚等特点;(5)在经常翻耕的土壤中,外来杂草多数为一年生,果实类型多为角果、坚果、胞果等;(6)在住宅周围和交通频繁地段,外来杂草有毒的比例高,种子大、胞果比例较高.
陈国奇郭水良印丽萍
关键词:外来杂草植物学性状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入侵性
植物性状与苏浙沪地区草本被子植物入侵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解我国苏浙沪地区入侵植物的性状分布特点并进一步探索性状与植物入侵性间的关系,以其境内1750种草本被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计测了23个与生态适应相关的性状,这些性状涉及繁殖及扩散机制、生活史长短、繁育系统、生活型、传粉方式、植株是否有毒有刺、适应的生境类型等。然后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了23个性状分布在杂草与非杂草、外来入侵杂草与本地杂草、外来入侵杂草与外来非杂草间的差异性;并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性状与入侵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草本被子植物中,杂草的性状分布特点与外来入侵种的性状分布特点相吻合;入侵性物种倾向于具有种子产量高,有性繁殖传播单元(种子或果实)个体小而常有粘液、刺或芒,花两性、风媒传粉,植株有毒、无营养繁殖器官、生活史短、寄生、植株直立、莲座状生活型、水生、旱生、湿生、阳生、不耐荫等性状;而植株有刺、中生等性状在入侵性植物中的比例较低。上述性状很可能对该地区的入侵性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意义,然而,在评估植物入侵性时,还应充分考虑到人的引种、栽培、防治偏好的影响。
陈国奇李明丽郭水良印丽萍
关键词:入侵性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