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02)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覃志年覃卫坚李耀先雷雪梅李栋梁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降水
  • 2篇暴雨
  • 1篇多时间尺度
  • 1篇多时间尺度特...
  • 1篇汛期
  • 1篇突变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连续性
  • 1篇经验模态分解
  • 1篇后汛期
  • 1篇集中度
  • 1篇降水变化

机构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作者

  • 4篇覃志年
  • 2篇覃卫坚
  • 1篇李栋梁
  • 1篇李耀先
  • 1篇陈丽娟
  • 1篇况雪源
  • 1篇胡娅敏
  • 1篇黄雪松
  • 1篇黄梅丽
  • 1篇雷雪梅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广西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1951—2011年广西夏季降水站点资料和NCEP/NACR等多种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统计检验分析了广西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夏季降水进行拟合和预测试验。结果显示:广西夏季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时间尺度对应着环流因子不同时间尺度的分量;在准2年尺度上,主要影响因子为季风槽、低空急流、高空急流、贝加尔湖高度场、南印度洋东部海温。利用对广西夏季降水影响显著的环流因子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夏季降水,相关系数为0.73,表明广西夏季降水是环流因子多时间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前期冬季南印度洋东部海温异常本征模态函数作为前兆因子预报广西夏季降水,6个独立样本检验显示预测与实况趋势一致,该工作可供利用多时间尺度信息进行区域气候预测参考。
覃志年胡娅敏陈丽娟
关键词:夏季降水多时间尺度经验模态分解
广西后汛期不同等级降水变化及突变机理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61—2010年广西后汛期(7—9月)逐日降水资料进行降水分级统计,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对各等级降水日数及降水量进行了趋势变化和型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桂东小雨日数的比例高于桂西,中雨和大雨日数的比例则低于桂西,而暴雨以上日数的比例则是沿海高于内地。从各级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来看,只占降水日数15%的大雨等级以上降水量的贡献接近60%。近50年来小雨至大雨等级降水呈现下降趋势,而暴雨以上等级降水则呈上升趋势,但这种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EOF分析表明后汛期降水型态分布基本可以归结为大雨以上等级降水的分型。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后汛期各级降水在1990年代初出现由少到多的突变进行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的增强及西太平洋副高的合理配置是这次突变的重要原因,突变后来自印度洋及南海的水汽增强,西太平洋副高明显加强且位置偏南、偏西,大量的水汽在广西区域辐合上升,造成了降水的增加。通过对澳大利亚高压指数与前期海温的相关分析得知,印度洋暖位相由南向北传播及赤道太平洋与副热带南太平洋海温的反相变化将会导致后期澳大利亚高压强度的变化,这对降水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黄梅丽况雪源覃志年黄雪松
关键词:突变
广西暴雨的区域性和连续性研究被引量:36
2012年
利用广西1961~2010年9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暴雨的区域性和连续性,结果表明:前汛期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市、柳州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市南部、崇左市北部地区、玉林部分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市西南部、玉林、北海、钦州三市为暴雨区。后汛期同样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柳州二市、河池市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玉林二市南部、崇左市大部及沿海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贵港、玉林及钦州、北海二市北部、南宁市中东部为暴雨区。总之,广西后汛期期暴雨相关显著区面积均比前汛期大。广西存在两个高的暴雨同时发生区域:一个由桂林市、柳州市北部组成的区域,该区域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40%以上;另一个区域为桂南沿海地区,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30%以上。
覃卫坚李耀先覃志年
关键词:暴雨连续性
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广西1979—2008年83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蒙特卡罗检验等方法,计算和分析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4—9月),暴雨总站次约占全年总数的9成;年暴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例随年际变化有增加的趋势,即以后发生极端强降水的可能性增大。广西暴雨集中度分布为桂东大于桂西,桂西北和沿海地区的暴雨集中度变化趋势大部分为正趋势,桂东南大部分为负趋势。桂东北和西南地区暴雨集中期最晚,百色北部山区和桂东南地区最早,暴雨集中期气候趋势是桂东大部分地区和沿海地区有偏晚趋势,桂中和桂西大部分地区有偏早趋势。冬春季青藏高原南部和西太平洋高度场负距平,夏秋季副热带高压偏强、面积偏大、脊线偏西,这种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冬季青藏高原南部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高度场均为正距平,春夏秋季青藏高原南部及西太平洋高度场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使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小。夏季风强(弱)的年份孟加拉湾向广西输送的水汽通量少(大),低空风速小(大),造成广西除了北部山区和北海以外大部分地区暴雨集中度偏小(大)。
覃卫坚李栋梁雷雪梅覃志年
关键词:气候学暴雨集中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