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03)

作品数:15 被引量:283H指数:11
相关作者:吴时国董冬冬刘伊克常旭何家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4篇水合物
  • 4篇天然气水合物
  • 4篇气水
  • 4篇气水合物
  • 4篇成藏
  • 3篇深水
  • 3篇深水区
  • 3篇南海北部
  • 3篇海底
  • 2篇地震
  • 2篇山岩
  • 2篇深水崎岖海底
  • 2篇平衡剖面
  • 2篇屏蔽层
  • 2篇剖面
  • 2篇流体
  • 2篇南海北部陆坡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7篇吴时国
  • 6篇常旭
  • 6篇刘伊克
  • 5篇董冬冬
  • 3篇何家雄
  • 2篇张功成
  • 2篇张光学
  • 2篇孙运宝
  • 2篇王秀娟
  • 2篇姚永坚
  • 2篇袁圣强
  • 2篇刘海龄
  • 2篇夏斌
  • 1篇万志峰
  • 1篇刘士林
  • 1篇王大伟
  • 1篇阎贫
  • 1篇龚跃华
  • 1篇余朝华
  • 1篇姚根顺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5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陆坡细粒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形成模式初探被引量:48
2009年
我国在南海北部陆坡的细粒沉积物中首次钻获水合物样品,为深入了解这一特殊成藏体系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以钻探区域高精度的二维和三维多道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精细的地球物理解释和地质分析,探讨了该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成藏控制因素.细粒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中水合物的富集过程存在着三个特殊的控制因素:(1)大面积丰富的含甲烷流体的参与.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广泛存在的异常热流体活动促使深部的热解成因天然气或浅层的生物成因气运移到水合物稳定带,有利于水合物的发育.热流体活动表现为底辟和气烟囱构造,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地震声学模糊带、同相轴下拉或中断、顶部出现反射亮点,这些构造直抵水合物稳定带.在气烟囱或底辟构造顶部通常有BSR伴生,说明热流体活动与水合物成藏具有密切关系;(2)断裂构造的发育在水合物稳定带中细粒沉积物的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稳定带流体的垂向和侧向运移,另一方面,构造裂缝可能成为成核和生长过程的空间;(3)大型海底滑坡导致了地层中超压流体活动和构造裂缝的发育,从而促进了水合物富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南海北部水合物钻探区高饱和度水合物成藏模式.
吴时国董冬冬杨胜雄张光学王志君李清平梁金强龚跃华孙运宝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细粒沉积物热流体活动成藏模式
南海北部陆坡大型气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地质构造特征被引量:56
2008年
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是板块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业已证实是巨大天然气田形成的有利场所,同时也是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区。对被动大陆边缘水合物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热解成因天然气水合物在被动大陆边缘占有重要地位,被动陆缘的活动断裂、底辟构造、滑塌堆积、断裂坡折带和海底扇砂体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实例看,断裂坡折带作为重要的疏导系统,有利于天然气向水合物稳定带运移,同时控制着海底扇和滑塌堆积等水合物有利成矿相带。断裂的幕式活动促进热解气体向上渗漏,并在水合物稳定带中形成水合物。在天然气田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共存区域,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水合物:一种是构造渗漏型,它是以高浓度的深部热解气为主、以浅层生物气为辅的水合物;另一种是地层扩散型,这类水合物以低浓度的浅层生物气为主,以深部热解气为辅。
吴时国姚根顺董冬冬张光学王秀娟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构造坡折带
大陆边缘深水区海底滑坡及其不稳定性风险评估被引量:46
2008年
海底滑坡是大陆坡一种常见的沉积作用过程。这种沉积作用包括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它能将沉积物运移数百公里,严重危害深水油气开发平台、油气管线、海底电缆等设施;同时,还可能导致巨大破坏性的海啸。虽然导致海底滑坡的因素很多,但近年来发现海底滑坡的触发机制可能与地震作用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关系密切。随着深水油田的开发和深海工程的日益增多,这种地质作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在介绍大陆边缘深水区海底滑坡的构成、识别和触发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海底滑坡的地质风险评估方法。
吴时国陈珊珊王志君李清平
关键词: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天然气水合物大陆坡
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在反射地震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准确求取共转换点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避免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而且能够使转换波归位到真正的反射点上,实现准确成像.本文针对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成像问题,通过对转换波共近似转...
谢飞常旭刘伊克
关键词:共转换点火山岩
文献传递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被引量:19
2009年
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二坳陷的典型测线进行构造演化史恢复,计算不同构造时期的拉张速率及沉积速率等参数,总结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珠二坳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裂陷期和拗陷期两个发育阶段;23 M a之前为裂陷期,伸展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断裂构造发育;23 M a后为裂后的拗陷期,伸展作用减弱;坳陷新生代拉张系数为1.15-1.35,不同凹陷在拉张作用、沉积速率和断裂发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白云凹陷裂陷期发育陆相断陷湖相和水下三角洲沉积,拗陷期发育深水扇和深海沉积序列。
董冬冬王大伟张功成吴时国袁圣强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平衡剖面
测井曲线的奇异性特征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改进了单尺度分数高斯小波变换奇异性分析算法,在原有奇异点位置及奇异性指数探测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奇异性极性的探测.分析认为测井曲线的奇异性信息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测井曲线中奇异点的位置指示层序界面.奇异性指数的大小与沉积环境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而奇异性极性信息可用于判断基准面的升降方向.提出了利用不同尺度下测井曲线的奇异性特征来识别和研究不同级次沉积旋回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常规方法的缺陷,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实际资料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曹向阳常旭刘伊克张金淼
关键词:测井曲线层序地层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的裂陷过程及裂陷期延迟机制探讨被引量:15
2008年
依据最新地震地质资料利用回剥法计算了南海北部深水区3条测线的构造沉降量。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于典型的被动陆缘盆地,虽然南海于32Ma开始扩张,但陆缘盆地的构造沉降速率此时没有减小反而增大,23Ma左右才显著减小,暗示裂陷作用一直持续到约23Ma才结束,地层厚度资料同样反映出这一现象,即裂陷期出现了延迟,热沉降开始时间滞后。认为形成该现象的机制可能有3个:(1)南海北部陆缘的岩石圈强度很弱,塑性相对较强,对南海扩张造成的应变衰减反应延迟;(2)岩石圈分层独立伸展的差异性可能也是导致裂后热沉降滞后的原因;(3)南海扩张脊在24-21Ma之间的向南跃迁及对应的海底扩张增速事件进一步诱发了研究区23Ma左右大规模裂后热沉降的开始。
董冬冬吴时国张功成袁圣强
关键词:深水盆地构造沉降裂陷作用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7
2008年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张荣强吴时国周雁余朝华冯德勇于正军
关键词:平衡剖面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与南部边缘典型盆地CO_2研究现状及进展
2007年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非生物CO2资源丰富,成因类型有壳源型、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其中高含量壳源型和壳幔混合型成因CO2不仅集中分布于盆地中部坳陷泥底辟带浅层,而且具有平面上分区分块、纵向上分层分带分期运聚充注的复杂规律。根据勘探及研究程度,预测其CO2资源量超过万亿立方米,勘探及钻探证实的CO2地质储量近3000×108m3,居我国探明CO2地质储量之首,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和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南海南部边缘曾母和万安盆地油气勘探中亦发现部分CO2气藏和含CO2油气藏,其成因类型多为非生物火山幔源型,且受控于火山幔源活动与深大断裂的输导作用,但该区目前勘探与研究程度甚低。
何家雄姚永坚刘海龄施小斌张树林刘士林
关键词:CO2成因
TI介质偏移速度建模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建立的地层参数场不够精确.当地层参数接近其真实值时,基于波动方程的剩余曲率建模方法由于不受构造的影响,能够在各向异性和横向变速介质中进行速度分析,所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偏移结果中抽取共成像道集,然后通过交互运用叠前深度偏移和参数更新实现各向异性偏移速度建模.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的试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极大改善VTI介质反射界面成像效果和分辨率.
杜向东翁斌刘军荣常旭刘伊克
关键词: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