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349)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郭葆玉邱磊冯皓王栋郭满盈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受体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1型糖尿病
  • 1篇蛋白
  • 1篇电泳
  • 1篇电泳分析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胸腺素
  • 1篇叶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双向电泳
  • 1篇双向电泳分析
  • 1篇双向凝胶电泳
  • 1篇糖尿病小鼠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趋化
  • 1篇趋化蛋白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郭葆玉
  • 2篇冯皓
  • 2篇邱磊
  • 1篇吕岩
  • 1篇张淑英
  • 1篇丁力
  • 1篇郭满盈
  • 1篇张冉
  • 1篇王栋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体封闭趋化蛋白受体5对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体内封闭趋化蛋白受体 5 (CCR5 )分子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evere combined im munodeficientNOD,NOD.Scid) 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方法 :将发病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 (1只 )的脾细胞腹腔注射至 NOD.Scid小鼠体内 ,将这些小鼠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8只 ) :抗 CCR5组小鼠腹腔注射抗 CCR5膜外第一襻的多克隆抗体 ,1周 3次 ,共计 12次 ;对照组相同方法注射 PBS,同时测定其血糖和体重。脾细胞注射后 70 d或当小鼠出现重度糖尿病临床表现时处死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 EL ISA测定。 结果 :脾细胞射后 70 d内 ,抗 CCR5组小鼠糖尿病发病率为 37.5 % (3/ 8) ,对照组为 10 0 % (8/ 8) ;胰腺炎积分抗 CCR5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P<0 .0 5 ) ;抗 CCR5组 IL- 2、IL- 10、IFN- γ水平分别为 2 5 .2、2 7.3pg/ ml和 0 .2 38ng/ ml,对照组为 5 7.7、31.6 pg/ ml和 18.0 3ng/ ml,前者的 IL- 2和 IFN- γ水平显著低于后者 (P<0 .0 5 )。结论 :在 NOD.Scid小鼠体内注射抗体封闭 CCR5可以部分抑制 1型糖尿病的发生。
冯皓郭葆玉
关键词:1型糖尿病T淋巴细胞
双向电泳分析CCR5对二氢叶酸还原酶表达的抑制作用
2008年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发现趋化因子受体5被配体激活后的功能相关蛋白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CCR5的HEK-293细胞株。用RANTES刺激12 h后,用双向电泳方法进行分析。在以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后,对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进行MOLDI-TOF MS/MS质谱鉴定,并对鉴定的蛋白作RT-PCR初步分析。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HEK-293细胞稳定表达CCR5,在受RANTES刺激后作双向电泳分析并经质谱鉴定后,发现二氢叶酸还原酶表达降低,与RT-PCR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经蛋白质学组方法分析,发现CCR5被其配体RANTES 激活后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表达。
邱磊丁力张冉冯皓郭葆玉
关键词:双向凝胶电泳RANTESCCR5受体
NOD.Scid过继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能反应自身免疫特点的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发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将16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发病NOD小鼠脾细胞,对照组注射未发病NOD小鼠脾细胞;每日测定血糖和体重;当出现重度糖尿病临床表现时处死,其余小鼠细胞过继后10周处死,经组织学观察和细胞因子ELISA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发病率为8/8,对照组为0/8;胰岛炎性积分分别为2.5±0.2,0;实验组IL-2、IL-10、IFN-γ水平分别为60.7 pg/ml、15.5 pg/ml、20.2 ng/ml,对照组为2.4 pg/ml、17.5 pg/ml、3.2 ng/ml.结论:在NOD.Scid小鼠体内一次性过继发病NOD小鼠脾细胞后5~10周可成功建立1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
冯皓郭葆玉张淑英
关键词:糖尿病动物模型NOD
人胸腺素原α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克隆人胸腺素原αcDNA并在大肠杆菌系统内表达。方法:利用RT- PCR技术从健康男性外周血PBMC中扩增胸腺素原αcDNA,纯化后用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PCR 产物,然后将该基因插入经同样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在PLPR 启动子控制下,热诱导天然表达胸腺素原α,表达产物部分纯化后利用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实验进行了初步的活性测定。结果: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产物的长度为300 bp左右,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与人胸腺素原α的序列完全一致,DE3重组菌在热诱导下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2 000 的蛋白,该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表明具有一定活性。结论:成功克隆人胸腺素原α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
王栋郭满盈邱磊吕岩郭葆玉
关键词:原核表达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