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078)

作品数:27 被引量:186H指数:8
相关作者:马辉闻邦椿太兴宇能海强宋溶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转子
  • 10篇转子系统
  • 9篇碰摩
  • 7篇有限元
  • 6篇动力学特性
  • 5篇油膜
  • 5篇油膜失稳
  • 5篇仿真
  • 4篇叶片
  • 4篇机匣
  • 4篇故障仿真
  • 3篇动力学特性分...
  • 3篇时变啮合刚度
  • 3篇啮合
  • 3篇啮合刚度
  • 3篇轴承
  • 3篇组合频率
  • 3篇接触特性
  • 2篇定子
  • 2篇悬臂

机构

  • 26篇东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沈阳鼓风机(...

作者

  • 26篇马辉
  • 15篇闻邦椿
  • 12篇太兴宇
  • 8篇能海强
  • 7篇宋溶泽
  • 5篇李辉
  • 4篇牛和强
  • 4篇谭祯
  • 3篇逄旭
  • 3篇杨健
  • 3篇王迪
  • 2篇张志
  • 2篇张素燕
  • 2篇曾劲
  • 2篇唐玉生
  • 2篇吕颂
  • 1篇秦朝烨
  • 1篇王萌
  • 1篇李焕军
  • 1篇孙树栋

传媒

  • 7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部连接刚度对旋转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一个扭型、变截面旋转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变厚度的壳单元建立了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实体单元进行对比;通过二者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来验证本建模方法的准确性.随后分析了在离心刚化、旋转软化效应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径向连接刚度对叶片动频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离心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下径向连接刚度对叶片幅频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径向刚度会产生刚体振型,且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段;中等径向刚度会产生一些耦合振型,响应集中在高频段;大的径向刚度接近固支情况,响应幅值较前二者小.
马辉太兴宇张志闻邦椿
关键词:固有频率壳单元ANSYS
两种工况下锻压组合机架的接触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某锻压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过盈配合法模拟因预紧产生的框架内力,确定了过盈量与预紧力的关系.针对锻压过程的镦粗(工况1)和拔长工况(工况2),通过分析开缝系数、接触状态、接触压力、危险拉杆的拉应力以及立柱的弯曲变形,讨论了预紧力与偏心距等对锻压组合机架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长工况比镦粗工况更为危险,且开缝系数应满足以下标准,即上横梁与立柱的接触面积大于0.5,且开缝系数β≤2.3.研究结果可为锻压机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马辉能海强宋溶泽唐玉生
关键词:镦粗拔长锻压机接触特性
不同载荷下基座松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主要针对一个双盘单跨转子系统,采用分段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来模拟基座松动故障,并将其与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耦联,根据API617标准采用2种不同的载荷加载工况,利用三维谱图和轴心轨迹图,分析未松动螺栓刚度、松动间隙和转速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加载形式下,系统运动存在不同的分岔形式,出现了多种周期及拟周期运动形式,且在第2种加载形式下系统运动更为复杂。得出的结论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诊断、动态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马辉张志太兴宇闻邦椿
关键词: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有限元
旋转叶片-机匣碰摩模型及试验研究综述被引量:23
2013年
结合接触和冲击动力学理论,对旋转叶片-机匣碰摩模型的发展给出了比较全面的综述,重点探讨并对比了多种叶片-机匣碰摩模型,将叶片-机匣碰摩模型分为5类:基于碰撞能量守恒的法向碰摩模型,熔化黏着碰摩模型和可磨耗刮除碰摩模型,连续弹性碰摩模型,脉冲力局部碰摩模型,基于接触动力学的碰摩模型.指出了这5类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对目前已开展的叶片-机匣碰摩试验进行了介绍.最后建议了叶片-机匣碰摩模型的发展方向:建立多参数影响的精细法向和切向碰摩模型,通过接触动力学理论来模拟碰撞过程,基于试验数据来修正现有碰摩模型.
马辉太兴宇李焕军闻邦椿
关键词:旋转机械机匣碰摩
两种转子轴承系统模型的油膜失稳故障仿真
2013年
以单跨双盘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滑动轴承在高转速时容易出现的油膜失稳问题,分别建立了考虑陀螺影响的转子系统集中质量和有限元模型,系统中含油石墨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采用弹簧-阻尼模型和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通过三维谱图、轴心轨迹和频谱图,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数学模型在不同载荷工况下(两圆盘偏心率同向和反向)的油膜失稳规律及系统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两种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均表明:油膜失稳会激起复杂的转频和失稳频率的组合频率成分,反向偏心比同向偏心提高了失稳转速,且在较高转速时能激起系统第2阶油膜振荡,并激发与前2阶油膜振荡频率有关的组合频率成分,二者的差异在于有限元模型的失稳转速略低于集中质量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转子油膜失稳故障机理及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马辉李辉牛和强能海强
关键词:转子系统油膜失稳组合频率
一种新的旋转叶片-机匣碰摩表征模型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推导了旋转叶片-机匣的碰摩表征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碰摩过程中叶片的弯曲变形,同时也考虑了由于碰撞导致的机匣变形,在表征模型中引入了机匣当量刚度。模型除可以对直板叶片-机匣之间的碰摩进行表征,还可应用于锥形叶片-机匣之间的碰摩。并且,该模型还考虑叶片的运行情况,即转速、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影响,讨论碰摩力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叶片-机匣碰摩试验得到的碰摩力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分析发现新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与现有模型对比,证明了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旋转叶片与机匣的之间的碰摩力。
太兴宇马辉谭祯闻邦椿
关键词:机械能守恒定律
基于连续体旋转梁模型的碰摩故障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弹性叶片与刚性机匣的碰摩故障,以直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叶片简化为考虑旋转的悬臂梁模型,并据哈密顿原理及变分方程推导出悬臂叶片的解析模型。再据叶盘与机匣的偏心关系,推导出叶尖与机匣的间隙变化函数,判定碰摩是否发生。考虑离心刚化、旋转软化及科氏力影响,采用Newmark-β显式数值积分算法,对单叶片-机匣碰摩进行数值仿真。结果发现,由于科氏力的存在,使叶片轴向位移与横向位移间发生耦合,碰摩力消失后,轴向位移会以弯曲动频做自由振动;高转速时,横向位移对轴向位移影响减弱,而弯曲方向振动则随机性较大。
太兴宇马辉谭祯闻邦椿
关键词:叶片悬臂梁碰摩故障动力学特性
两种不同载荷形式下转子系统油膜失稳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单跨双盘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滑动轴承在高转速时容易出现的油膜失稳问题,建立了考虑陀螺影响的转子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含油石墨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采用弹簧-阻尼模型和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通过三维谱图和轴心轨迹,分析了两种不同载荷工况下(两圆盘偏心同相位和反相位),转子系统的油膜失稳规律及系统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膜失稳会激起复杂的转频和失稳频率的组合频率成分,偏心反相位比偏心同相位提高了失稳转速,且在较高转速时能激起系统二阶油膜振荡频率,并激发与二阶油膜振荡频率相关的组合频率成分。研究结果对转子油膜失稳故障机理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马辉李辉唐玉生闻邦椿
关键词:转子系统油膜失稳动力学特性组合频率
转定子系统整周多点碰摩故障仿真被引量:1
2013年
以单跨双盘柔性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动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整周多点碰摩的转定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转子和定子简化为一个点点接触单元,分析了两种不同载荷工况(两圆盘偏心同相位和反相位)导致的共振情况下,侵入量(未碰摩转子振幅与转定子间隙之差)和定子刚度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圆盘偏心反相位时的碰摩比同相位时更为剧烈,定子刚度对转定子碰撞导致的反弹程度以及定子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
马辉吕颂能海强宋溶泽
关键词:转子系统接触动力学有限元
转定子静态不对中条件下碰摩故障仿真被引量:4
2013年
以一个单跨双盘柔性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将定子简化为一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点集,转子考虑为一个点,通过建立多个点-点接触单元来模拟转定子碰摩故障,通过检测点-点接触单元之间的间隙来确定转子的分离及接触,进而通过碰摩力耦合转定子模型,采用增广的拉格朗日方法来处理接触约束条件,用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转定子之间摩擦。考虑在转定子不对中情况下,转速、转定子当量碰撞刚度、当量碰撞阻尼和摩擦系数对碰摩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可能存在不同的碰摩形式(局部碰摩和整周碰摩)及瞬时冲击力;当量碰撞刚度对法向碰摩力影响最大,不对中量主要影响瞬时冲击力,对稳态碰摩力影响不大,当量碰撞阻尼和摩擦系数对法向碰摩力有一定影响。
马辉太兴宇牛和强闻邦椿
关键词:碰摩柔性转子系统接触动力学不对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