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C12057)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林天宝朱燕吕志强周勤计东风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桑品种桑叶多糖含量和组成的初步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本实验利用3个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为原料提取桑叶多糖,比较其多糖含量及组分差别,发现多糖含量依次为农桑14号,强桑1号和丰田2号。农桑14号粗多糖中含有4个组分,强桑1号和丰田2号都是由5个多糖组分组成,这3个桑品种中具有两个相似的桑叶多糖组分,其HPLC检测图谱中峰顶时间分别为15min和41min左右,不同桑品种间桑叶多糖主要组分相一致(41min);另外丰田2号与强桑又共同含有峰顶时间为25.8min左右多糖组分。
- 林天宝李有贵俞黎晓吕志强朱燕钟石
- 关键词:桑叶多糖HPLC
- 浙江桑蟥消亡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科植物,是国内苗木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尤以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蚕区最为严重。桑蟥自古以来一直是桑园主要害虫,
- 朱燕白锡川钟佳丽林天宝吕志强
- 关键词:桑蟥消亡桑科植物检疫对象太湖流域鳞翅目
- 浙江省蚕区桑树“凋萎”症状病因诊断被引量:7
- 2007年
- 从浙江省临安、桐庐等地桑园中的"凋萎"桑树根、茎部获得151个细菌分离物样品。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可引起桑树"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相近;PCR鉴定其中125个分离物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结合田间发生症状,将桑树"凋萎"症状诊断为细菌性青枯病。从125个雷尔氏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根据生理小种划分标准,这些菌株均为雷尔氏菌的生理小种1,其中7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Ⅴ、2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Ⅲ。
- 吕志强王汉荣周勤王连平方丽茹水江林天宝叶伟清朱燕
- 关键词:桑树细菌性青枯病
-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被引量:24
- 2011年
-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 吕志强计东风周勤林天宝朱燕
- 关键词:桑树品种强桑1号有性杂交高产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