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1029)

作品数:35 被引量:728H指数:17
相关作者:温仲明焦峰卜耀军焦菊英赫晓慧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黄土丘陵
  • 14篇丘陵区
  • 14篇黄土丘陵区
  • 13篇土壤
  • 10篇植被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壤水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分
  • 5篇流域
  • 5篇黄土高原
  • 4篇延河流域
  • 4篇养分
  • 4篇土壤养分
  • 4篇退耕
  • 4篇丘陵
  • 4篇基于GIS
  • 4篇耕地
  • 4篇沟壑
  • 4篇河流域

机构

  • 2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郑州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33篇温仲明
  • 25篇焦峰
  • 13篇卜耀军
  • 11篇焦菊英
  • 10篇赫晓慧
  • 9篇杨勤科
  • 7篇李锐
  • 3篇张晓萍
  • 2篇刘宝元
  • 2篇张广军
  • 2篇王飞
  • 2篇陈云明
  • 2篇张树杰
  • 1篇李登武
  • 1篇雷婉宁
  • 1篇从怀军
  • 1篇焦锋
  • 1篇焦锋
  • 1篇段建军
  • 1篇梁伟

传媒

  • 12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0篇2005
  • 2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植被适宜性空间分析与制图被引量:2
2007年
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区,以植物自然分布为基础,利用DEM地形分析方法,对降雨、温度等因素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物种的生态环境需求,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该区38个物种适宜性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评价立地对植物生长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利用DEM地形分析与GIS空间分析,可以很好地将物种适宜性的空间变化表现出来;利用VB编程,结合GIS,将物种适宜性与立地适宜性的空间变化予以图形显示。随着数据的积累和数据采集手段的改进,所采用的方法对于区域植被空间适宜性评价可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温仲明赫晓慧焦峰Tim R. McVicarLingTao LiTom G. Van Niel
关键词:地形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林生长的空间差异分析——以吴旗县为例被引量:9
2005年
小叶杨是黄土高原地区栽植较为广泛的树种之一。通过对不同坡位小叶杨纯林和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中的小叶杨的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坡下位的小叶杨生长良好,郁闭度为30%,树高可达12.67m,而坡中位和坡上位的小叶杨树高仅为5.70m和5.21m,相差1倍以上。地径、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状况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以沟谷地带的小叶杨的生长位为基点,则坡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小叶杨的树高和胸径相对生长潜力分别为沟谷小叶杨的77.53%,34.88%,31.88%和75.59%,39.51%,33.36%;但小叶杨与沙棘混交后,生长表现较为良好;混交林的覆盖度最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较多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小叶杨作为该地区的一个隐域树种,除沟谷等一些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外,不宜进行大面积栽植。
温仲明从怀军焦峰王飞
关键词:小叶杨树高胸径混交林黄土丘陵沟壑区杨林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5年
以黄土丘陵区的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横断面上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得出如下规律:①从总体来看,土壤水分含量大致是阴坡高于阳坡,坡下高于坡上,地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植被的影响也非常重要。②在小流域断面水分分布中,乔木林地的平均含水量最低,灌木林次之,草本植被最高。表明丘陵区最适宜的植被应是草本植被和灌木群落。③植被的生长弱化了断面地形变化的影响,刺槐的阴阳坡、上下坡的土壤水分含量趋于接近,柠条的生长良好时的大耗水量也使阴坡和坡下的水分优势减弱,长势良好的草本群落使梁峁坡上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其他坡位。④纸坊沟小流域除阴坡草本植被外,全部有土壤干层的存在,但并不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植被恢复良好的地区,干层的产生是正常的。
赫晓慧温仲明李锐卜耀军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环境
基于GIS与神经网络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土壤水分不足是黄土高原丘陵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受外界气象因子、土地利用与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关系比较复杂。本研究利用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的土壤水分试验资料,建立了基于GIS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多个因子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实测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后对整个流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表明应用GIS与BP神经网络研究区域复杂地形下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是可行的。
赫晓慧温仲明焦锋杨勤科李锐
关键词:BP神经网络GIS黄土丘陵区
基于GIS的黄丘区土壤水分制图及其定量化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以空间图形和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把特定区域内的土壤水分样点数据与地理数据结合起来,建立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坡度分级的浮点型土壤含水率字段,对流域尺度土壤水分制图及其定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状态和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壤水分结构看,安塞县土壤水分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环境非常恶劣,“土壤水库”的调节作用对于林木生长极其有限,大面积植树造林超越了“土壤水库”的供水和调水能力,是不适宜的,因此,在以适地适树原则适应土壤水分环境的同时,应加强土壤水分环境的改善和改良。
焦峰温仲明陈云明
关键词:GIS土壤水分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60年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对其60年来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农业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林草植被破坏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从1938~1958年,坡耕地在土地利用格局中的优势度由低到高,而林草植被的优势度则降至最低点。之后,林草植被随着坡耕地的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期(1958~1973年)和较快增长期(1973年后)。其中1958年和1995年,是土地利用格局的质变点,也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而景观形状复杂性变化的转折与景观基质基本一致;景观多样性指数1938年和1958年基本相近,1975年以后,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至1995年达到最大值,之后有所降低;由一个利用类型支配(1938年和1958年)的土地利用格局逐渐演变为多个利用类型共同支配的土地利用格局。
温仲明焦峰张晓萍杨勤科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坡耕地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库蓄水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以空间图形和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将安塞县的土壤水分样点数据与地理数据结合起来,建立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坡度分级的浮点型土壤含水率字段,对安塞县域尺度土壤水分制图及其定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安塞县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状态和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0~6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或难效状态;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迟效或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高。60~12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迟效和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小于上层。120~2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难效水、迟效水和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明显小于上层。200~3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和难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和难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很小。300~5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难效状态和迟效状态;土壤水分基本不能得到补偿,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焦峰温仲明王勇陈云明
关键词:GIS土壤水库
基于GIS的植被恢复分区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被引量:2
2006年
以延河流域为例,研究了基于G IS的植被恢复分区。在该流域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中,主要考虑对植被类型(乔木、灌木)及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降雨、坡度、坡向、温度等因素,并采用专家评分法给各影响因子权重和适宜性评价赋值。经过G IS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模型建立及运算,得到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图,经过分类、合并,将延河流域植被(乔木)适宜性划分为极不适宜区、不适宜区、适宜区、极适宜区;灌木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适宜区、极适宜区,得到植被恢复分区图。
卜耀军温仲明焦峰焦菊英梁伟段建军杨勤科
关键词:GIS延河流域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特性的协同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土壤侵蚀特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特性指标,定量研究其生态恢复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土壤稳定入渗率、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土壤有机质、土壤抗冲性,及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改变土壤抗蚀能力。其中,林地对土壤抗蚀能力的提高最显著,农地则降低土壤抗蚀力。
赫晓慧郭恒亮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变化
延河流域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分布预测——广义相加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7
2008年
物种分布预测,对于物种的保护、利用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对延河流域典型地带性物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的空间分布预测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流域本氏针茅草地的保护、恢复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氏针茅分布的环境梯度较广,在坡度、坡向、温度与降雨的各个梯度上都有分布,除高平地和侵蚀剧烈的沟道外,各种地形部位上亦可以存在。建立的广义相加模型表明,本氏针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年均蒸发量和温度季节变化两个因子,而非单纯的降雨、温度因素。从其分布概率看,本氏针茅在延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有可能分布,但其分布集中区主要在中北部,与实际观测相符。模型检验表明,建立的模型满足统计要求。
温仲明赫晓慧焦峰焦菊英
关键词:自然植被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相加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