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11506)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周俊峰滕斌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杂交中籼稻协优759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 关键词:杂交稻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耐旱转录因子CBF3水稻育种应用研究初报被引量:2
- 2012年
- 转基因结果表明,DREB/CB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逆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将CBF3基因转入籼稻强优势恢复系,并对其转入后在干旱条件下对水稻亲本恢复系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3(含CBF3基因)和其对照转基因5(不含CBF3基因)亲本间干旱条件下农艺性状差异不大。而转基因3、对照转基因5与恢复系杂交F2干旱条件下农艺性状变化则差异较大,其中,在9311等部分材料上表现为株高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谷重等明显降低,不适合配组,而另一部分材料如OP193等在有效穗、千粒重、单株谷重等方面则表现有较好的配合力。该项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含该基因的具有显著耐旱性能的籼稻杂交稻新品种育种奠定材料、方法基础。
- 张瑛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周俊峰滕斌吴敬德
- 关键词:转录因子农艺性状籼稻恢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