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9203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永弘李向梅尚云晓吴德静耿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葡萄球菌
  • 2篇葡萄球菌感染
  • 2篇球菌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分离株
  • 1篇致病基因
  • 1篇皮肤软组织感...
  • 1篇球菌感染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分型
  • 1篇细菌分型技术
  • 1篇耐甲氧西林
  • 1篇耐甲氧西林金...
  • 1篇耐甲氧西林金...
  • 1篇可移动遗传元...
  • 1篇基因
  • 1篇甲氧西林
  • 1篇甲氧西林抗药...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刘颖超
  • 2篇李昌崇
  • 2篇沈叙庄
  • 2篇邓秋莲
  • 2篇王传清
  • 2篇郑跃杰
  • 2篇刘岚
  • 2篇耿文静
  • 2篇吴德静
  • 2篇尚云晓
  • 2篇李向梅
  • 2篇杨永弘
  • 1篇赵长安
  • 1篇陆权

传媒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离株致病基因和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分离株中致病基因和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流行。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于北京、上海等国内8家医院收集到的109株金葡菌,通过聚合酶气边反应(PCR)方法检测19种超抗原基因、2种剥脱毒素基因和3种黏附基因,并比较致病基因在不同感染菌株中的分布。结果 60株金葡菌分离自肺炎患儿,49株分离自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8%的菌株携带超抗原基因,最常见的超抗原基因为sek(57.8%),seq(57.8%),其次为seb(45.9%),sea(40.4%)。未检测到sed和etd。发现了37种超抗原基因型,最常见的为seb-sek-seq(20.2%),78.4%的超抗原基因型可被认为是携带超抗原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组合。有12株菌携带sek-seq,但不携带seb,另有1株菌携带seb-seq但不携带sek,有1株携带seb-sek但不携带seq。在tst-1阳性的菌株中,有10株同时携带seb基因。在sej阳性的菌株中,有4株同时携带ser基因。3种黏附基因bbp、sdrE、cna分别存在于91.7%、77.1%、30.3%的菌株中。seb,seq,bbp,sdrE与皮肤软组织感染有显著相关性(P<0.05),seg,sei,sen,seo,cna与肺炎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引起儿童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金葡菌超抗原基因的分布特点提示,菌株可能携带新型可移动遗传元件或其变异体,3种黏附基因的携带率不同于其他地区,致病基因在肺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向梅吴德静耿文静刘颖超王传清邓秋莲郑跃杰刘岚李昌崇尚云晓赵长安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
中国七城市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离株分子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我国7个城市儿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05至2009年全国7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温州、沈阳、重庆)9所三级儿童医院分离的134株MRSA。采用PCR和测序对MRSA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pa分型,采用多重PCR进行SCCmec分型,同时检测pvl基因。结果MRSA大多数来源于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株,占82.1%;共检测到16个MLST型,最主要的sT型是ST59(44.8%),其次是ST239(16.4%);SCCmec分型共有Ⅱ、Ⅲ、Ⅳ和V型4型,其中Ⅳ型是最常见的SCCmec型(50.0%),其次是V型(23.9%)和Ⅲ型(23.9%),Ⅳ型中最常见的亚型是Ⅳa(77.6%);检测到26种spa分型,最重要的spa型是t437(47.8%);菌株的pvl携带率与菌株SCCmec分型有关,SCCmecⅣ和Ⅴ型菌株的pvl携带率大于Ⅱ和Ⅲ型(58.6%vs.14.3%,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疾病来源和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其流行克隆不同。结论2005至2009年我国儿童MRSA感染分离株的流行克隆为ST59-MRSA—IVa(t437)和ST239.MRSA—m(t037),可能分别属于社区获得性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因此,开展对于MRSA临床流行病学监测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十分必要,能够为制定本地区防治措施提供循证依据,从而有效降低MRSA在社区和医院内的发病。
刘颖超耿文静吴德静李向梅王传清陆权邓秋莲郑跃杰刘岚李昌崇尚云晓赵长安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抗药性细菌分型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