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YBMK159)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邓多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虐待
  • 4篇刑法
  • 4篇虐待儿童
  • 3篇规制
  • 2篇刑法规制
  • 2篇刑事
  • 2篇立法者
  • 2篇儿童犯罪
  • 2篇儿童权利
  • 2篇犯罪
  • 2篇阐释者
  • 1篇刑法适用
  • 1篇刑法司法
  • 1篇刑事处罚
  • 1篇刑事立法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处罚
  • 1篇入宪
  • 1篇审查
  • 1篇审查制度

机构

  • 6篇重庆文理学院
  • 4篇重庆大学

作者

  • 7篇邓多文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7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虐待儿童行为刑法规制的立法中心主义反思被引量:5
2014年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虐待儿童案件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否增设"虐待儿童罪"成为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争议的实质在于,刑法如何规制虐待儿童行为,从而实现具体虐待儿童行为与抽象刑法规则的对接。动辄"嘲笑"刑法、修改刑法的刑事立法中心主义模式,须向尊重刑法、合理释法的刑事司法中心主义模式转换。
邓多文
虐待儿童的刑法适用机制重构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我国已经构建虐待儿童的刑法规制体系,从立法上增设虐待儿童罪、扩大虐待罪的适用主体或对象的主张不能证成,司法如何适用虐待儿童刑法规制体系成为关键点。为此,必须重构适用对象从孤立到体系、适用原则从扩张到谦抑、适用过程从演绎到类推、适用方法从单一到整体的"四位一体"适用机制。
邓多文
虐待儿童犯罪告诉才处理制度的重构路径转换被引量:1
2014年
"立法者"与"阐释者"力图修改或阐释现有立法,实现虐待儿童犯罪告诉才处理向检察机关公诉的转变;运用"阐释者"的方法,破解"立法者"的困境,使"立法者"走向"阐释者"具有必然性。"协同者"则通过国内法律与国际公约、告诉制度与报告制度、犯罪处理与犯罪预防等三个维度的协同,同时超越了纯粹作为"惩罚者"的"立法者"与"阐释者"。
邓多文
关键词:告诉才处理
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罪刑法定原则
2014年
国外学者对罪刑法定原则与宪法关系的"阐释者"立场,启示我们扬弃罪刑法定原则入宪和重构违宪审查制度的"立法者"角色,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的目的-体系阐释中,构建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及其违宪审查制度。
邓多文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入宪违宪审查制度
基于权利保护视角的虐待儿童犯罪主体规制
2014年
国外对虐待儿童的犯罪主体规制的原因经历了从个体特质到社会结构的演化,确立了从犯罪人中心主义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刑事政策转向。就我国当前的实际而言,虐待儿童的犯罪主体规制总体上应将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结合、惩罚犯罪人与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结合,但针对家庭式虐待与机构式、社会式虐待的不同,对前者的规制应凸显社会结构的整体优化,而对后两者的规制应加大对犯罪人的惩罚力度。
邓多文
关键词:儿童权利保护虐待儿童
目的论体系视域下虐待儿童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界限适用
2014年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界限,是虐待儿童案件的适用难点。只有在目的论体系视域下,从形式上贯穿虐待儿童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法律体系,实质上厘清法律体系保护目的导向的虐待儿童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才能破解这一适用难点,使具体案件处理更为正义。
邓多文
关键词:虐待儿童刑事处罚行政处罚
虐待儿童刑法规制的文化选择模式转换被引量:2
2014年
虐待儿童刑法规制是各国对五个普遍性范畴的地方性回答,因而具有文化相对性与普遍性意蕴。中国只有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实现文化选择规范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和规制体系和谐化,才能超越不自信和不自觉的文化选择误区。
邓多文
关键词:虐待儿童刑法规制文化选择《儿童权利公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