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291)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学艳黄勇沈吉敏王永喜李月寒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化合物
  • 4篇臭氧
  • 3篇臭氧氧化
  • 2篇有机化合物
  • 2篇有机物
  • 2篇有机锡
  • 2篇有机锡化合物
  • 2篇溶解性有机物
  • 2篇碳质材料
  • 2篇自由基
  • 2篇羟自由基
  • 2篇锡化合物
  • 2篇催化臭氧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畜禽
  • 1篇衍生化
  • 1篇氧化降解
  • 1篇液液萃取
  • 1篇饮用

机构

  • 7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苏州市华测检...

作者

  • 6篇李学艳
  • 3篇黄勇
  • 3篇沈吉敏
  • 2篇王永喜
  • 2篇钱飞跃
  • 1篇高乃云
  • 1篇马垚
  • 1篇王翻翻
  • 1篇刘小朋
  • 1篇王建芳
  • 1篇蔡邦肖
  • 1篇李月寒
  • 1篇黄亚伟

传媒

  • 2篇给水排水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溴离子对三卤甲烷生成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细胞毒性要高于氯代消毒副产物,因而成为近年来消毒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北方某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溴离子浓度对三卤甲烷(THMs)和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的影响,并考察含溴水体中THMs总生成量及其成分分布与投氯量、pH值和温度的关系,以及该过程中溴对THMs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溴离子投量由零增加至900μg/L后,THMs的优势种由CHCl3转化为氯溴混合型THMs,生成的AOBr在AOX中的占比由5.08%增加至36.35%。在溴离子投加量为900μg/L时,提高投氯量、pH值和温度均会提高THMs的总生成量;但对于Br-THMs来说,投氯量增加与温度升高均会抑制溴对THMs的贡献程度,两种因素变化下,溴取代参数(BSF)由0.64和0.62分别降至0.51和0.50;而提高pH值,溴化THMs的程度则有所增加,BSF由0.49升高至0.57。
孟欣魏彬李学艳沈吉敏甘佳俊
关键词: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溴离子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CMs/O)体系具有除污性能强、臭氧利用率高和无金属溶出的特点,但受制于CMs催化性能的易失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本文系统阐述了CMs/O体系的反应原理,并认为表面催化氧化与均相羟自由...
钱飞跃王翻翻刘小朋李月寒王建芳
关键词:碳质材料臭氧氧化有机化合物羟自由基
文献传递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CMs/O3)体系具有除污性能强、臭氧利用率高和无金属溶出的特点,但受制于CMs催化性能的易失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本文系统阐述了CMs/O3体系的反应原理,并认为表面催化氧化与均相羟自由基(HO·)反应是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途径;详细分析了影响非均相反应机理与体系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并指出在反应过程中,碳表面碱性活性点位的消耗与酸性含氧基团的累积可导致其催化性能的降低,而选择以中孔结构为主的碳质材料,优化溶液p H值和臭氧相对投加量等操作参数,将有利于降低CMs内部的传质阻力,显著提高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基于新近发表的文献,本文综述了CMs/O3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和实际废水的处理效能,并认为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引入与新型固着、负载技术的使用,有望提升CMs/O3在微污染水体深度净化领域的实用化水平。同时,努力将CMs/O3与现有技术相耦合,建立经济、高效的组合工艺也是当前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钱飞跃王翻翻刘小朋李月寒王建芳
关键词:碳质材料臭氧氧化有机化合物羟自由基
预臭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污染物被引量:9
2013年
以上海某自来水厂设计规模为7 500 m3/d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示范工程(预臭氧/高密度澄清池/砂滤/后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为研究背景,考察不同预臭氧投量下常规工艺对微污染黄浦江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考察不同预臭氧投量下澄清池、砂滤工艺对浊度、DOC、COD Mn、UV254等指标的去除效果,以确定最优的预臭氧投量。结果表明,单独砂滤及澄清池对COD Mn、DOC及UV254基本没有去除效果,但预臭氧化工艺能强化常规工艺对这些指标的去除。预臭氧对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当水力负荷分别为2 000和6 000 m3/d,预臭氧投量为1.5 mg/L时,工艺出水浊度均低于0.1 NTU。
李学艳马垚徐飞飞黄勇高乃云
关键词: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黄浦江原水
畜禽副产物资源利用中的膜技术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具有独特分离特性的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本文概述各种分离膜在畜禽的血液、脏器、皮骨等副产物资源利用中的应用情况,重点讨论以畜禽副产物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与纳滤(NF)、超滤(UF)、微滤(MF)组合的集成膜工艺(IMP),提取和精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凝血酶、肝素、抗菌肽、明胶、硫酸软骨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这对于进一步提升畜禽副产物深加工产品质量及其食品资源的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李学艳蔡邦肖夏仙兵
关键词:畜禽副产物生物活性物质膜分离
纳滤膜去除水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纳滤膜过滤技术,以一丁基三氯化锡(MBT)、二丁基二氯化锡(DBT)和三丁基氯化锡(TBT)为研究对象,探究溶液的pH、操作压力、运行时间、有机锡的初始浓度以及溶液中Ca^(2+)和腐殖酸的浓度对纳滤膜的膜通量以及有机锡化合物截留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纳滤膜对一丁基锡和三丁基锡有机锡化合物截留率在85%以上;在溶液的pH<5或pH>9时截留率低,膜通量大,在pH=7时截留率最高;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增加而降低,膜通量呈直线上升,压力为0.5 MPa时为最佳;有机锡化合物初始浓度增加截留率增加,而膜通量变化不大;Ca^(2+)以及腐殖酸都会使截留率增加。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发现在被使用过的纳滤膜表面致密、粗糙,有污染物沉积,其可能造成膜污染和膜通量降低。
黄亚伟李学艳黄维民沈吉敏
关键词:有机锡化合物纳滤膜影响因素膜污染饮用水
臭氧氧化降解水中四丁基锡效能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对水中臭氧氧化降解四丁基锡(TeBT)的反应动力学、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从12℃升到22℃,TeBT的去除率可从36%升高到43%,但当温度升到32℃时其去除率有所下降.pH升高有利于TeBT的氧化降解,在pH=5.9的缓冲溶液中,前10min TeBT的去除率为30%;在pH=8.0的缓冲溶液中,前10min TeBT的去除率提高到42%.原因可能是pH的升高会使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率加快,臭氧向水相转移率也提高.·OH抑制剂叔丁醇和重碳酸盐对臭氧氧化去除TeBT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在臭氧氧化去除TeBT的过程主要受到·OH产率的影响.通过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计算出单独臭氧(即臭氧分子)与TeBT的直接反应速率常数kO3=435.79L·mol-1·s-1,·OH与TeBT的间接反应速率常数k·OH=1.4×109L·mol-1·s-1.
李学艳王永喜黄勇沈吉敏
关键词:四丁基锡臭氧羟基自由基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
衍生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锡化合物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以正己烷为萃取剂的衍生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中常见6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测定。通过考察萃取时间及pH等因素对萃取和衍生化效率的影响而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进一步评价测定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对小体积(0.2 mL)水样不经过浓缩处理,采用直接萃取衍生化-GC/MS法测定有机锡化合物最低检测限可达0.42μg/L;对大体积(500mL)水样通过衍生化-萃取-浓缩过程,再经GC/MS测定有机锡化合物最低检测限可达0.11 ng/L。采用该方法对水中不同浓度有机锡化合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7.7%,加标回收率为80.5%~108.0%。该方法可对大量的较高浓度(μg/L级)有机锡污染物水样进行快速、准确测定,同时也适用于测定痕量(ng/L级)有机锡污染的实际水体。
王永喜李学艳黄勇沈吉敏
关键词:有机锡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衍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