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6002104)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以军程凯肖慈琼高峰唐晨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铜绿微囊藻
  • 4篇微囊藻
  • 2篇溶藻细菌
  • 2篇放线菌
  • 1篇藻类
  • 1篇造纸
  • 1篇造纸废水
  • 1篇溶藻活性物质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控藻
  • 1篇发酵
  • 1篇发酵工艺
  • 1篇发酵培养
  • 1篇废水
  • 1篇COD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赵以军
  • 4篇程凯
  • 2篇唐晨
  • 2篇高峰
  • 2篇肖慈琼
  • 1篇廖明军
  • 1篇吴刚
  • 1篇许敏
  • 1篇赵进
  • 1篇姜红
  • 1篇沈琦
  • 1篇董芳芳
  • 1篇许珂
  • 1篇余文平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溶藻细菌W5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培养被引量:6
2009年
文章探索了溶藻细菌W5的发酵工艺,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生长和溶藻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W5扩大至10L的发酵罐培养,结果表明,发酵液的溶藻效果与摇瓶培养的结果一致:当发酵液与铜绿微囊藻藻液按1:100混合时,溶藻效果可达82%,比优化前的溶藻效果提高了10倍。
许珂吴刚余文平赵进赵以军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溶藻细菌发酵工艺
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性质被引量:6
2007年
实验室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W5,其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溶藻效果。实验研究了W5菌培养液不同组分的溶藻效果、不同温度加热处理对W5菌培养液溶藻效果的影响,发现W5菌培养液的上清液和菌体沉淀均具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加热处理有助于提高W5菌培养液的溶藻效果。
沈琦唐晨程凯廖明军赵以军
关键词:溶藻细菌铜绿微囊藻溶藻活性物质
溶藻放线菌AN02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5
2007年
探讨了开发利用土壤放线菌资源来进行水华防治的新途径。从土壤中分离到13株具有溶藻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经过进一步筛选得到AN02菌株,其胞外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抑杀作用。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AN02溶藻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H为7.5,28℃,培养6 d时的溶藻效果最好。此外,较强烈的振荡和充分的溶氧也有利于提高溶藻效果。
肖慈琼姜红程凯赵以军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溶藻放线菌改性制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控藻能力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一种溶藻放线菌粉剂,此粉剂按1∶10 000的质量比投加4 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率可达90%,该粉剂经过壳聚糖改性处理后,在1∶20 000的质量投加比下,0.5 h即可絮凝去除90%的藻细胞,4 d后的溶藻效率仍可达80%。由于既能快速絮凝除藻,又能长效溶藻,使得改性溶藻放线菌粉剂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唐晨赵以军肖慈琼程凯高峰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藻类对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实验比较了绿藻(栅藻、小球衣藻、莱因衣藻、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实球藻、空球藻),硅藻(小环藻、舟型藻),中型裸藻,纤细裸藻,牟氏角毛藻(海洋硅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硅藻中的舟形藻和小环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效率最高,培养18d后,其去除率分别达到87.09%和88.18%。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初始藻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初始藻浓度为106cells/mL的去除率最佳,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造纸废水的藻类处理工艺奠定了基础。
董芳芳程凯许敏赵以军高峰
关键词:藻类造纸废水C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