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L090)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贺菊玲王宝红弋丹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方言
  • 2篇陕西方言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内涵
  • 1篇电影
  • 1篇性格
  • 1篇人物性格
  • 1篇俗语
  • 1篇历史层次
  • 1篇方言词
  • 1篇方言词汇
  • 1篇方言俗语
  • 1篇《白鹿原》

机构

  • 3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贺菊玲
  • 1篇王宝红

传媒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陕西近代歌谣方言词汇特点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陕西近代歌谣数量众多,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陕西方言词语。从历时的角度看,这些方言词语是不同时代词汇成分的累积,其中既有古语词的传承,又有方言的自我创新。歌谣中所记录的方言词语具有内部一致性,但各县方言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同一首歌谣在不同地区传唱时换用了不同的词语,这有助于陕西方言的内部差异研究。
王宝红
关键词:方言词汇历史层次
陕西方言“麻搭”、“麻缠”、“麻迷”的文化内涵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具体分析陕西方言中几个与"麻"有关的词:"麻搭"、"麻缠"、"麻迷"的词义,来探讨方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这三个词中,"麻搭"多用来形容事或物,较少说人."没麻搭"反映了陕西人直率豪爽的性格;"麻缠"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说事情,多用来说人,体现了陕西人性格中的执拗倔强;"麻迷"则只能用来形容人,多指女人,是一个带有性别歧视烙印的方言词.这些词的写法虽然都有不同变体,但是究其义项,都有"麻烦"的意思,而且多为贬义.这与他们的中心语素"麻"字有关,体现了词义的引申和关联.
贺菊玲
关键词: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中“嫽”、“蒇”、“完也”的文化内涵被引量:3
2011年
陕西方言中表示"好"义的三个词:"僚""蒇""完也",在地域使用范围上略有不同,但是却共同体现了陕西人特有的直率豪爽的性格和崇古尚文、知足常乐的文化心理。由此可以看出方言词语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体现出关中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和独特的文化心理。
贺菊玲
关键词:陕西方言文化内涵
电影《白鹿原》的方言俗语与人物性格被引量:2
2013年
方言俗语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说明影片《白鹿原》中的方言俗语与人物性格塑造之间的关系的目的,通过具体分析电影《白鹿原》中几个主要人物白嘉轩、鹿三、鹿子霖、田福贤等人的方言俗语,来探讨方言的运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方言俗语的使用,使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生动,有了活生生的真实感.
贺菊玲
关键词:电影《白鹿原》方言俗语人物性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